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一个“小生态”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1 2V500AH电池组(企业供图)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河南省许

一个“小生态”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1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2V500AH电池组(企业供图)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电子商务产业园404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南万多新能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多新能源”)高悬的“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标语。

踏进这座现代化厂区,蓝色环氧地面干净整洁,车间也没有雾酸气味和粉尘飞扬的场景。企业自主创新研制的设备一字长阵排开,井然有序的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上,整齐“列队”走出来的纳米硅胶体蓄电池、铝空气燃料电池等全系列电池产品,经过自动化电极焊接、短路检测、自动真空灌胶和数字化智能充电、专业精密检测等多道工序,从工业节能、降耗、减排,到循环水处理技术和环境保护,生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

“作为一家传统蓄电池能源生产企业,我们不能追求眼前一时一地的小利,而是要增强推动绿色发展的前瞻性和创新的主动性,勇于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万多新能源董事长田建伟对记者说。

绿色低碳发展蹄疾步稳。万多新能源率先担当绿色发展的先行者,近两年来,围绕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运用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在新能源发展和新型储能领域全面推进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让曾经的“蓄电池工业锈带”变成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秀带”。

小小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含绿量”颇丰

在沈阳铁路局站货场,从事20多年铁路机车牵引工作的王林,在冰天雪地中观察牵引机车上的蓄电池设备,脸和鼻子冻得像用刀割一样难受,手指都被冻成了红通通的小辣椒。这些他都不怕,最让他担心的是在这严寒季节牵引机车蓄电池的抗寒能力出现供电断链故障,影响铁路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营。

如今,随着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引入牵引车,该蓄电池可适应全天候环境,稳定保证机车供电安全运行,且采用石墨烯、高分子导电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在纳米硅胶体电池使用过程中实现自动氧循环,无毒无有害气体排放,电池寿命终止后,还可全部有偿回收再利用,减少了铁路运输成本,为铁路运输吹来了低碳风。

这得益于万多新能源科研团队在纳米硅胶体蓄电池技术领域不懈的创新,经过多年的不懈攻关,科研人员通过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在储电站的应用,完成普通铅酸电池和铅碳电池的升级换代,将这一技术创新优势集中体现在一块块纳米硅胶体蓄电池上,应用于我国的铁路运输线。

随着万多新能源产品的逐步完善定型,纳米硅胶体蓄电池作为经济型牵引动力机车的新能源,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赢得了供货铁路系统企业的好评。

这一块块小小的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含绿量”颇丰,它打通了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在储能电站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

在武汉铁路局和郑州铁路局的一些场站,内蒙古东乌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机务管理中心、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司机反映说,牵引机车装上万多新能源的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后,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机车各种工况的使用性能要求。

万多新能源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的低温放电容量、最大放电电流、防爆性能、防酸雾性能等20多项产品性能在电力机车上接受质量检测。由国家蓄电池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铁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均符合标准要求,大部分指标超过标准要求。

老中青团队勇闯新能源蓝海

“绿色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绝非易事,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万多新能源干部员工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到,“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到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田建伟深有体会地说,绿色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为一项关系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绿色低碳发展任重而道远,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着力在绿色制造、环境保护、绿色研发、节能减排上谋求发展出路。

基于这一思路,万多新能源新增加近1000万元绿色投资,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方略,让园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脚踏实地攻关传统蓄电池储能环境等技术的“减碳盲点”。

万多新能源瞄准现代国际纳米硅胶体铅碳电池在储能电站的应用科学,他们起早贪黑在车间和实验室抓创新、搞研发,取得了多项成果。近两年来,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催化出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应用于我国储能电站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及科研生产管理体系。

坐在记者面前的田建伟,精神抖擞,身上充满了一股干事业、创发展的劲头。今年67岁的他从部队转业到平顶市公路局,曾获得一串串的先进荣誉和嘉奖。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但追求绿色发展的心态促使他退而不休,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利用他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吸引了一批国家科研院所、国内外大学退休教授及离休干部,共同集资创业,并吸收一批年轻人组成企业创新项目骨干团队。

记者了解到,企业的领导层平均年龄超过68岁,生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0岁,他们依托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队伍。

就是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努力打造新能源行业的优质企业。

纳米蓄电池解决新能源升级换代难题

谈起万多新能源成功研制纳米硅胶体蓄电池,公司项目首席专家李开贵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二次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蓄电池作为二次能源的主体地位更加不可替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团队研发的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将金属材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与氢燃料电池类似,也称金属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能量利用率,仅需常温常压储存,造价低廉,是开发新型高性能绿色电源的理想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投放市场的纳米硅胶体铅碳电池是普通胶体蓄电池的升级换代产品,其适用范围涵盖使用铅酸蓄电池、普通胶体蓄电池的所有应用领域,更适应于极热、极寒及其他特殊环境,形成了独到的硬核优势,并且充电接受能力强,更适合现代储能系统和车辆用AGM起/停电池的特殊要求。

作为蓄电池制造行业的一员,万多新能源在研发生产中,力求纳米硅胶体蓄电池的高安全性,不惧穿刺、碰撞、短路、高温、过充电、过放电、水淹等突发状态,安全性高,适合铁路、矿山井下及大规模储能项目使用。在研发项目时,更立足材料来源广泛,市场竞争力强。

万多新能源近年来通过了ISO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质量服务诚信企业、诚信供应商企业、诚信经营示范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一系列称号,在我国铁路、储能等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可信度。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加绿色能源产品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大意义。”田建伟说,万多新能源愿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企业员工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愿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共创绿色美好生活的明天。

记者 李文哲 郑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2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奇幻爱情剧《在你的冬夜里闪耀》将“时间旅行”和“平行时空”两种超现实时空概念融合,借助天文奇观“火流星”事件,在故事中构建了两种“可能世界”。图为《在你的冬夜里闪耀》剧照

卞芸璐

平行宇宙、时间循环、时间旅行、时空融合……今年以来,各种超现实时空概念成了网络剧创作的热词。

年初有《开端》里的“洗脑”爆炸循环和《一闪一闪亮星星》中的反复梦回高中;年中则有《天才基本法》中平行时空与数学的诗性交汇;到了年末,还有《回到明天》里悲喜交织的单日循环,以及《在你的冬夜里闪耀》中的双时空人生交换……

以往,国产剧中的超现实表达往往与玄幻、仙侠剧并肩而行,以空间为锚点,提供的是“创世”的乐趣。如今,都市剧反而成了超现实风格的最佳拍档,凭借对线性时间的解构,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这种转向背后的创作与文化动因值得细思。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从“创世”到解构时间

尽管在时间上做文章的网络剧在今年轮番登场,但解构线性时间的讲故事方法,却从来不是剧集创作的主流。剧集篇幅长,观众想看全篇还要跟着日更甚至周更的时间表。时间结构一旦复杂,观众先是烧脑、懵圈,接着大概率便会转台、弃剧。

因此,哪怕是在幻想题材影视创作较为领先的一些国家,即便是“时间旅行”概念最为流行的1980、90年代,敢在叙事时间上搞革新的也大多是电影,我们耳熟能详的《回到未来》《土拨鼠之日》《罗拉快跑》都是那个时期的电影代表作。

剧集创作中,更多的想象力则被运用在了空间叙事上,比如国产仙侠剧创作便一度掀起过“创世”热潮,从九重天、四海八荒到九州三大陆,这些奇幻空间都曾解放过国剧讲故事的生产力。另外,国产网络剧还从网络文学中借鉴了穿书、穿剧本、古今双传等奇幻设定,每一种都能轻松为故事铺陈打开新世界。

既然害怕观众因烧脑离席,为什么近来的剧集创作又敢于在时间上做文章了呢?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与剧集收看媒介和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从电视频道到视频网站,从客厅空间到私人空间,从断续等待到一次性放多集,再加上网络剧集数的普遍下降,观众不仅可以一集不落地从头看到尾,还能在有疑惑时方便地回看、重刷。这给在剧集中推演时间“烧脑”游戏,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要找更深层的动因,归根到底是因为现代生活和文娱消费体验中,人们的时间体验普遍复杂了起来。

举两个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度很高的例子——游戏和冥想。游戏是典型的时间循环结构,这也是它最让人沉迷的地方。闯关任务失败了就“复活”再来一次,时间流逝的单箭头在游戏中变成了可阶段存档的回环。冥想则是一种在当代生活中被重拾的传统精神训练法,它的核心要义是关注当下。而人们一旦关注当下的意识流动,就会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所谓“现在”,从心理体验上来说并非线性的时间流逝。它是一种不息的跳跃,在回忆、前瞻,以及各种跟“现在”无关的思考间跳跃。

复杂的时间体验变得更为普遍,打破线性时间的故事就有条件从“小众”走向大众。具体到剧集创作中,主创们有的发挥篇幅优势有的解构经典模式,让剧集里的时间游戏拥有了更丰富的谱系。

人与时间的权力旋钮

拿时间做文章的故事,本质上就是让人在无情的时间面前拥有更多的控制权。那这个控制权的“度”,就是时间故事万花筒的无极开关。在最新的一批时间题材网络剧中,我们能看到主创对这个开关不同程度的扭动。

最常见的,是让主角“夺权”的时间循环游戏。这类故事满足了人们面对时间时的一种最为原始且美好的愿望:假如能重来一次。当时间的热力学箭头不断复位,而主角的时间心理学箭头——也就是记忆——却一直线性发展时,人在时间面前就有了主动权,有了重写结局、弥补遗憾的机会。

今年热播的国产时间题材网络剧,大部分围绕着类似的设定展开。不久前上线播出的时间循环喜剧《回到明天》,便是其中典型。《回到明天》中,生活失意的快递小哥鲍健被困在了“双十一”这天。无论他怎么挣扎,一觉醒来都会回到11月11日的早晨。在摸透了这条时间清零规律后,鲍健便像提前拿到了参考答案的考生一样,迅速放飞自我,在不断循环的一天中先后实现了财富自由、社交自由和恋爱自由。

由此可见,在主角“夺权”的时间循环游戏中,观众能体会到重写人生的爽感。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故事未免太机械,很难撑起一部长剧。于是创作者总要在时间循环里拓展主角视野,融入现实问题——《开端》里的底层生存,《救了一万次的你》里的职场法则,《一闪一闪亮星星》里的青春议题,都是。到了《回到明天》中,便是鲍健与失败的人生和解,重回助人者自助正轨的情节。

这些故事拓展为时间循环中的人生改写,提供了落地的逻辑。主角能改写人生结局,不仅因为在一遍遍试错中选择了最优路径,还因为在“重活”中见了生活本质、纠偏了心灵航线。相比同题的电影,时间循环题材剧集往往更强调设定落地后的治愈感,而不是游戏爽感。

当人与时间的权力旋钮向反方向转动,人和时间的关系就从“夺权”变成了“置换”。

这类故事中,主角也可以回到过去但却并不拥有改变结局、扭转人生的权力。要么在体验中接受遗憾,要么就要以牺牲换取新的平行时空。奇幻爱情剧《在你的冬夜里闪耀》,便是在类似设定下展开的故事。这部剧将“时间旅行”和“平行时空”两种超现实时空概念融合,借助天文奇观“火流星”事件,在故事中构建了两种“可能世界”——一个是主时空,女主角郑达前离乡闯荡大城市的时空;一个是平行时空,女主角选择留在东北老家发展的时空。

剧中,女主角在返乡途中遭遇“火流星”事件,意外进入到三个月前的平行时空,也因此获得了一次与原生家庭重整关系的机会。而与她同时进入平行时空的发小恋人慕子李,则在平行时空经历了丧父之痛、家庭破碎,甚至还遭遇了自己在主时空的死亡。剧集临近结尾时,郑达前虽然留恋平行世界中的原生家庭,却因为不能“鸠占鹊巢”必须返回主时空。而慕子李则因为无法推卸的家庭责任,忍痛与爱人分别留在了平行世界。

虽然主创为了抚慰观众,给出了两人最终在主时空相遇的团圆结局,但这个故事的遗憾底色并没有变。即便主角们有时间旅行的特权,多看到了一种人生可能,依旧还要像普通人一样与遗憾和解才能终其一生。相比能够改写命运的时间循环游戏,这种与死亡相依的时间之旅,放大了人生反思的意味。

更复杂的时间体验

如果说,时间旅行对于能在其中穿梭、循环的天选之人是一种赋权,那么对于卡在别人时间旅行中的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困惑、恐惧,以及主体危机。当一部剧集将镜头对准那些迷失在别人时间旅行中的普通人时,人与时间的权力旋钮便拧到了失控档上。这类故事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时间旅行的叙事框架,也用解构带来了更多悬念。

热播剧集《天才基本法》便在对原著的改编中引入了对时间旅行的解构。这部剧也在“双时空”的架构下展开故事,一个是主时空“草莓世界”;一个是平行时空“芝士世界”。从女主角“草莓世界”林朝夕的视角出发,这是一个她两次进入“芝士世界”,分别重回小学和高中,找回对数学热爱的治愈之旅。但对于卡在她时间旅行里的男主角——“芝士世界”裴之而言,这就是一个心爱之人两次出现又两次莫名消失的悲剧故事。人生进程被打乱的他选择了跨时空复仇,于是才有了整个故事的启动。

我们常说,当一个类型或者故事原型开始遭到解构,也就意味着它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时间旅行”故事也算此类,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题材剧集的消亡。时间故事的讲述,并不需要循着“时间循环”或者“时间旅行”的窠臼。它的进路不在重复套路,而在于开拓创新性的时间体验。当然,这种开拓要从现实中寻灵感。在这个媒介化的时代,我们更加明显地体会到时间的零散、无序、割裂和加速。怎么把这种新的时间体验变成故事,这是对时间题材感兴趣的创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卞芸璐为艺术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

来源: 文汇报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3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就业之工业遗产】

光明日报记者 李丹阳 殷泽昊 汪媛

一根早已冷却的烟囱,曾是工业化历程中骄傲的象征;一块锈迹斑斑的铁板,藏有几代人汗与火的记忆。

时光流转,产业更迭,许多“老房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业已沉寂。但那里的车间机床、一物一件,仍记录着波澜壮阔的时代故事,是珍贵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的是人类从古代手工业、近代机器大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介绍,从物质层面来说,园区、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实物展示着当时的人文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状态、企业科研水平和产品生产情况;从非物质层面来说,工业遗产承载着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国奉献、勇攀高峰的见证。也因此,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纷纷关注工业遗产,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建筑师、设计师等投身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事业,致力于挖掘工业故事,传承工业文明,弘扬工业精神。

那些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迸发创新创业火光的地方,如今正汇入一股股青春之力,故事续写,朝气重焕……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玉门油田炼油化工总厂受访者供图

寻根:留住工业进程中的精神丰碑

“在艰苦岁月里,石油沟油矿的采油工人、机关干部、木工等组成了群众修井队,在这里进行修井作业。”今年8月,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的常菁铉带领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开展工业文化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在“人背钢丝绳修井”旧址——石油沟石10井前,他给学生们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量人员和设备外调的情况下,玉门油田石油沟油矿群众自发进行人背钢丝绳修井作业的故事。

在玉门油田石油工业文化遗址群,还有许多和石油沟石10井一样,见证历史,且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工业遗产被保护起来。老君庙油矿遗址、乾油泉遗址、王进喜钻井队首创钻机整体搬家遗址……每一个遗迹的背后,都有无数中国石油人敬业奉献、开拓进取的故事。“这些工业遗存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再也没用了。”常菁铉说,作为一名石油人,他把保护这些石油工业遗产当成自己的责任,希望它们所代表的石油精神永远流传。

常菁铉是土生土长的玉门人,祖辈和父辈都在玉门油田工作。2012年,常菁铉大学毕业,他选择回到油田,成为采油队的一名工程师。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采油队的一位前辈就带着他参与了一项闸门刺漏的抢险任务。看着前辈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执行任务,累得筋疲力尽的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老石油人这种奉献精神时常感染着他。“以前我只是笼统地了解石油文化和精神,在和前辈们共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这种精神对人有极大的驱动力。”深感精神力量强大,常菁铉意识到了传承石油精神的重要性。

常菁铉把目光投向了玉门油田的工业遗存。2021年,常菁铉调入分公司培训中心,开始着手工业遗产保护和石油精神传承的相关工作。结合多年采油一线的工作经历,他和团队整合梳理了保护区各项遗址资源,设计了多门劳动教育课程。在设计老君庙一号井等现场观摩教育内容时,他和团队在课程中增加了603标杆岗位跟学“巡井”的项目,把对石油精神的传承落实在劳动实践中,让学员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任务中体会石油精神。

“这些工业遗产就是老石油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追求石油精神的脚步不能停止。”目前,玉门油田的发展模式正在从单一的石油能源开采转向更多新的领域。常菁铉认为,虽然发展模式正在转型,但这些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石油精神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中国船政文化城内的机修车间受访者供图

传衍:讲述充满传奇的工业故事

周满琴的一天,从浪漫又奇幻的“穿越”开始。

作为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文化资产运营管理部主管,周满琴的办公室位于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内,“这里,曾走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高鲁、民族英雄邓世昌、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她介绍。

156年前,马江之畔屹立起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肩负“富国强兵”重任,是中国近代船政工业之光。今天,在“修旧如旧,留住历史”的保护建设原则下,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山林,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排绿树掩映着一幢始建于1867年的欧式红砖建筑——轮机车间,厚重的红漆大门上点点斑驳,这是船政遗存中最早的工业车间,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工业建筑之一。

“一个厂房,怎么会设计这么美的落地窗?”在轮机车间,周满琴笑着回答人们的提问:“仔细瞧,这个落地窗与墙体形成的夹角可让室内采光更充足,满足工人们的生产需求。”这种融合美学的船政建筑是近代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独有产物。“去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工信部在这里举办了‘世界遗产视角下的中国工业遗产’工业文化展览。”她说。

在船厂片区,高大透亮的玻璃房内,百余年历史的钢铁构架清晰可见。“这是铁胁厂,1878年,这里制造出铁胁军舰超武号,也是在这里,中国人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周满琴忍不住边走边比画着,“如果把这里打造成创意空间,供游客参观、休闲,是不是别有一番‘历史味儿’?”

在厚重、激荡的历史中穿行,周满琴把船政的历史讲给大家,也把船政人的自豪讲给大家。

前不久,周满琴和同事们制作的船政书局宣传片在网络发布:高悬的船舶骨架、二层开放的甲板,随处可见的轮船元素,让这艘载有一万五千册藏书的方舟,驶进受众的心里。“什么时候开放,我们都想去看一看!”网友们的留言,预示着这艘百年方舟,即将驶向更青春的海洋。

“这些留存至今的船政建筑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物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中国走向工业化的历史。”周满琴说,“作为一名船政文化的传播者、讲述者,我像一叶小舟那样在历史中遨游,又满载着工业遗产的故事而归,并把这些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化工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图为孙淼2015年1月摄于嘉兴冶金机械厂受访者供图

共生:让一个“老厂”,继续融入一座“新城”

读博士期间参与的“嘉兴-民丰冶金厂片区”更新设计,是80后建筑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孙淼对工业遗存的首次接触。也正是这次接触,为他打开了建筑学之外的视角,触摸到一处“城中厂”的历史与温度。

浙江省嘉兴市甪里街112号,是过去“嘉兴五大厂”之一嘉兴冶金机械厂的旧址。第一次来到历经70年风雨的老厂区,孙淼带着相机和草图本,兴致勃勃地“爬上爬下”,甚至冒险攀上最高的水塔,只为记录下老厂老房的美感和细节。那时他看这里,看到的是建筑本身。

而随着项目推进,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与当地规划、住建、城投部门及工厂老职工进行了上百次访谈,又对42栋保护建筑进行了价值评估后,他再看这里,方看到了一座厂与一座城的情感联结。

“最辉煌的时候,城区人口就3万多人,而厂里有4000多名职工,几乎每个家庭都跟冶金厂有关。”孙淼感叹于冶金厂昔日的辉煌,更唏嘘于时过境迁,曾经为城市工业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厂,却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曾经的工业荣光正在失落。

不该如此!“既然过去工厂和城市可以‘一体’,现在我们也要找到一种方式,让它们共生、共存。”就这样,“厂城共生”的理念路径在孙淼心中有了雏形,并在随后的研究中逐渐完善。

在“厂城共生”理念下进行工业遗存改造设计,考验的不是建筑师“挥斥方遒”的想象,而是盘活存量的功力。在孙淼看来,“城中厂”一般面临的不只是空间问题,还有错综复杂的政策、产权、遗留问题等。找到工业遗存与周边社区共存中的系统性问题,用设计的方式解决它,是难点,也是关键。

在对“上海文定路街区”的更新设计中,孙淼和团队进行了大量的问题梳理。“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带学生做了15次现场调研,对每一个路口、每一堵围墙、每一片绿地、每一个停车场都做了细致的标注。我们还和街道政府开了22次会,走访了18家企业及周边居委会,做了100多份居民和游客调研。”

靠着这样细致的调研,他们梳理出区域内冷拉型钢厂、雨衣厂和多层仓库三处工业遗存地与片区内居住区、办公单位、经营单位间存在的多重矛盾,提出了开放边界,对接联通路网,鼓励业主共享通道等设计方案。

“我们采用了空间设计的方法去解决非空间的问题。作为建筑师,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制定政策和机制,却可以‘让设计说话’。”孙淼说。

例如,他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为一个产权复杂的路段设计了一段“共享廊道”。灵活的通行设计,错峰开设的周末集市和跳蚤市场,补充短消费场景的轻餐饮,展示社区工业历史的微展厅……经过设计,廊道仍然能够满足空间内产权单位基本的停车、办公、商业、堆放需求,还能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使用。

“工业遗产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是‘生产型的遗产’,不应只是作为一栋厂房、一个设备放在那里,而应靠着价值发掘,继续融入现代生活,在空间上、经济上、社会文化上与城市共生。”孙淼说,而设计能做的,就是在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土地空间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

改造利用、焕发活力。“如今,越来越多改造、活化工业遗产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创新精神强,探索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博物馆,打造文创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基地,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业态。”孙星表示,随着青春之力汩汩涌入,定有更多工业遗产从沉睡中苏醒,成为城市的名片、市民的休闲地、产业的集聚地。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0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9315.html

(0)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 2024-04-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