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团心得体会1500

一中学生的团课心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张良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入团心得体会15001 通过这段时间团课的学习,明确了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的使命和责任,对党和团有

一中学生的团课心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张良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入团心得体会15001

通过这段时间团课的学习,明确了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的使命和责任,对党和团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让我更加确定了成为一团员的决心。

入团心得体会1500

团课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共青团员,共青团的使命和性质,新时代共青团员的使命等,让我们全面认识了共青团,全方位了解全方位的社会职能。深刻理解了共青团的工作任务,找准了自我位置,肩负责任。积极努力的向共青团靠进,努力学习认真负责,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入团动机,用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增强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思想,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自身做起,积极上进,吃苦奋斗。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待人接物时用明确的团员责任感要求自己。

团课学习让我认识到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的重要主体,青年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推动和平发展的重要希望。广大青年是共产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我们必须亳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做党的忠诚助手和后备军,当好青年桥梁和纽带,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共青团的组织吸引力,疑聚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力争上游,不负党恩。

毛主席曾说过”年青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不忘初心跟党走,青年是国之希望,我们应不忘初心,建工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不保守,肯付出,疫情当前做好自己夲职学习,积极跟上老师的思路,去迎接挑战一切困难,成为德才兼备的青年团员。

入团心得体会15002

据上海昆剧团2月13日讣告,该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沈斌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12日23时16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4岁。

入团心得体会1500

沈斌1947年生于上海,1959年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二班学习武生,师从盖春来、谭金霖及郑传鉴、方传芸等“传字辈”名师。

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时,沈斌即入团工作,1986年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系统全面地学习戏曲导演艺术,成为导演艺术家李紫贵的入室弟子。

入团心得体会1500

他曾为上海昆剧团执导精华版《长生殿》《占花魁》《血手记》《白蛇后传》《新蝴蝶梦》《甲申记》《无盐传奇》《上灵山》《假婿乘龙》《钗钏记》《龙凤衫》《狮吼记》《临川四梦·南柯梦记》全本《长生殿》(一本、二本)等多台大型剧目。

他参与执导的精华版《长生殿》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大奖(榜首)、优秀导演奖,他曾被授予“昆曲艺术优秀(导演)主创人员”称号。

入团心得体会1500

沈斌还为京、越、豫、淮、婺、绍、锡、粤、黔、雷、越调等十多个剧种执导百余台剧目,如京剧《秋风赋》《范仲淹》《巾帼红玉》《秦良玉》、昆剧《李清照》《大将军韩信》、婺剧《铁灵关》《遥祭香魂》、豫剧《西湖公主》《周公辅政》、淮剧《千古韩非》《樊梨花》、越剧《沙漠王子》、绍剧《渭水之战》、秦腔《李白长安行》等。

入团心得体会1500

他执导的作品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等艺术大奖。

从事戏曲剧目导演四十年,沈斌面临过戏曲改革的艰辛和不易,有过困惑、彷徨,却又锲而不舍地去实践、求索。如何将戏曲艺术本体的文化元素与创新意识合理结合?

一直以来他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探求,历经长年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对中国戏曲艺术本质性的认识,“最终我认定:具有独特个性的戏曲艺术,在新的创作中必须具有戏曲化的思维方式。由此,‘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创作理念逐步确立。”

沈斌爱戏如痴,曾自嘲“这一生什么都不会,就只会戏曲”,授课时全情投入、表情生动的样子还被学生记录下来,在网络上流传。

入团心得体会1500

对于传承和创新,他明确提出了“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理念,2018年将自己从事戏曲60载的心得总结为《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一书,被戏曲界视为“典范之作”。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沈斌是中国戏曲由衰落转向繁荣的转折点上的重要戏曲导演,后辈应当学习他这份强烈的担当。

他因病去世后,上海昆剧团讣告称:“沈斌先生为传承、丰富、发展昆剧剧目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沈斌先生千古!”

综合:上观新闻、新闻坊、九派新闻、潇湘晨报

来源: 荆楚网

入团心得体会15003

一名战士的强军梦

——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纪实

不久前,数百名来自全军各部队面临套改的中高级士官,聚集在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参加培训,前来参训的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受邀登台讲授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体会。

俞细文展示了自己绘制的16张思维导图,将《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16个部分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细致地提炼归纳。

“真是一图胜千言!”来自全军部队的参训老兵们对俞细文刮目相看。

在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被战友们称为“俞教授”“兵专家”。他说起党的创新理论如数家珍,对理论学习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在他的理论宣讲辅导课上,党的创新理论结合鲜活的事例和平实的道理,给人以“信仰的力量”。

2020年12月初的一次理论课上,又轮到俞细文授课。学习室里座无虚席,俞细文挥笔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的家乡在江西婺源,那里山清水秀……”他从儿时的记忆讲到近期休假回家的感受,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讲到村子里的种种变化,台下的战友感同身受。很快就有人举手,想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一堂课过后,人人都明白了何为“生态文明建设”、何为“绿色发展”。

“理论知识被俞细文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班战友、四级军士长杨沛觉得俞细文授课时很有感染力,“你看他的眼睛,会有兴奋的光芒,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学习理论会收获一种精神力量。”这些年,俞细文通读了《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之江新语》等100多本经典名篇,写下了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杨沛总结出俞细文的作息规律:深夜12点前在机房加练专业,12点后到睡前,去学习室自学理论。

他翻看过俞细文床头的理论书,密密麻麻写满感想,一本《共产党宣言》被翻得打了卷儿。在俞细文的钱包里,唯一一张VIP卡来自驻地的新华书店,休息日一有空,俞细文就会去打卡“报到”。

因为理论研读扎实,俞细文被选入团理论讲习所,后来又成为该部理论轻骑队中唯一的“兵教员”。他擅长将自己的经历体会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用“兵言兵语为兵讲道理”,至今已为战友授课100多次。

去年9月,火箭军两年一次的院校政治理论教学岗位练兵比武如期举行。参赛选手都是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专家教授,俞细文受邀担任此次比武的评委。

邀请一个兵担任这个层次比武的评委,在火箭军还是首次。令人佩服的是,俞细文每次点评总是娓娓道来、精辟独到,就连在场的教授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我做的事,其实就是想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想让战友看到,理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这位从军16年的老兵时常感慨,“很感谢与理论的这场‘相识’,它让我看到一个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教会了我一个最本质的道理:军人为谁打仗、为谁扛枪”。

俞细文所在的单位担负着信息保障和安全防护的重任,这相当于把脉现代战场的“中枢神经”。

2018年,单位信息网络装备全面升级换代,面对复杂的通信网系、全新的操作平台、精尖的系统软件,要在短时间完成装备调试,任务难度很大。

俞细文主动请缨,铆劲儿在机房钻研,遇到难题就向专家请教。不到一个月就把装备调试完毕,率先独立上岗,具备战备值班能力。

团长顾敦勇称赞他说:“俞细文理论学习是把好手,练兵备战堪称能手。”

卫星便携站快速开设是制约单位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俞细文和战友联手攻关,经过反复优化流程,将野战条件下开设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战斗力生成迅速步入“快车道”。

“事关战斗力的事都是大事,都是我们的份内事!”俞细文说。那一年,带领班组备战上级单位组织的群众性大比武时,俞细文用半个月自学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网络安防专业。

“我们的专业是通信,安防本来和我们无关,但俞班长说备战打仗不分专业,都要有所准备。”中士闫能改是俞细文的“徒弟”,也是班组成员之一。他记得那段时间,俞细文每天先自学,然后为他们讲授。

后来的比武中,果然出现了与安防相关的问题,俞细文胸有成竹,指挥班组顺利处置,拿下该项目第一名。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俞细文会随时收集整理,写成文章“建言献策”。2012年,他发现战友们对计算机技能鉴定咨询多、报名少,认为“没什么用”,于是撰写了一篇题为《对士官技能鉴定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文章,文章中提出的“资格证书与选改晋升挂钩”建议被采用。

近年来,俞细文从官兵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入手,接连撰写了《进一步完善士官夫妻分居补助制度》《合理增设士官职业技能津贴》等100多篇建言文章,其中7篇在军事期刊发表,16条建议被上级采纳。

写得多了,俞细文将自己的所思所悟结集编印成《感悟真理的力量》《兵心深处的承诺》等4本作品集。国防大学教授刘秦川专门为《兵心深处的承诺》一书作序,他称赞俞细文说:“一个小小的团队士官,研究的却是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与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这是“凭着一种责任和担当的勇气,凭着一种朴素和热爱的情感,把能够为部队建设增砖添瓦、出力流汗、贡献才智,当成一种使命的追求、一种忠诚的作为”,“向俞细文学习”。(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李永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9161.html

(0)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 2024-04-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