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矿山的安全监察工作及期间的亮点
煤矿安全监管是煤矿安全监管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抓手”,即职能部门参与煤矿安全监管的人员派驻煤矿进行日常安全监管。
在我国相对欧美国家较短的煤矿发展周期中,煤矿安全监管是承担煤矿安全管理发展中“严格监管到自主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涉及煤矿安全监管的国家部门如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和各省市县能源局。而煤炭资源是工业强国立足世界不可或缺的。煤矿开采对国家的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安全监管对于煤矿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贵州省参与煤矿监管已经两年了。本人进入相关煤矿以来,煤矿真实甲烷超标两次(实际上是防突措施导致洗孔过程中超标报警),井下工伤不超过10次(两年期间)。煤矿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期间还帮助完成了以下相关亮点:1。督促相关煤矿完成对向开拓巷道的顺利贯通,总平面投影距离3202m2、多次督促相关煤矿完成采区(盘区)通风系统调整;3、多次督促煤矿安全启封密闭;4、监督有关煤矿安全揭煤;5、督促相关煤矿开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6、督促煤矿停止顶板高风险(陷落柱、构造)掘进工作面,打开巷道,避开难以控制的顶板高风险;7、督促相关煤矿认真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根据地质构造情况认真分析并提前上报,超前控制;8.护送相关煤矿从建设矿井升级为正常生产矿井。事实上,认真负责的监督工作在矿井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想就矿山监理工作的经验和一些工作方法展开讨论。可以在评论区分享更好的方式方法。
一、新建矿井必须尽快熟悉矿井采掘系统部署和通风系统。
我初入煤矿,为了尽快熟悉大系统的情况,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矿井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到井下工作前,要提前了解基本情况,查阅煤矿最新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平面图,对平面系统有初步了解,为大系统检查工作提供总体思路;
2、煤矿在入井检查工作初期,携带通风系统示意图,并针对巷道分叉区域应认真询问巷道的具体名称和相应的巷道布置示意图,尽快了解各系统的巷道布置情况,并核实其是否与图纸相符和真实;
3.煤矿进驻初期,入井检查路线多布置在回风斜井、回风大巷和回风巷中。实际上,回风巷道最能直观地反映煤矿的实际通风情况和巷道支护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管路和电缆的铺设(有无异常分支)、封闭砌筑等。,并通过图纸对比、通风漏风对比、矿灯领取台帐、升井后人员体检台帐,综合判断煤矿是否存在隐蔽工作面;
4.派驻煤矿的工作组在检查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存在微风巷道时,密切关注联络巷道和硐室,特别是重点监测是否存在对角通风和超过6m的硐室深度,并在现场进行仔细判断,用除尘的方法粗略判断风向和风速,通过提出隐患督促煤矿整改存在的情况;
5.煤矿每个周期驻矿检查采掘工作面时,都要用电子风速计、机械风速计等亲自测量巷道的实际风速。,并用钢卷尺现场测量巷道断面,将相关断面值相减,得到实际的风量断面,从而将工作面的准确风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结合煤矿瓦斯治理指导性数据判断矿井掘进工程瓦斯治理的合法性。
煤层气是贵州省煤矿的一大“杀手”,会导致“瓦斯爆炸、煤层突出”等危害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因此,瓦斯治理尤为重要。根据资料显示,煤矿驻矿工作需要重点审查主要的煤矿瓦斯治理指导性文件,并以此来督促煤矿开展必要的工作,从而为督促煤矿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从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明确标高和范围,判断采掘工作面是否在覆盖区内,是否合法), 瓦斯参数测定报告(检查煤层抽采基本参数,判断瓦斯治理项目相关指标的合理性),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检查指导工作)
贵州省煤矿用来具体指导煤矿瓦斯治理工程的文件是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本文件以《防突细则》、《瓦斯抽放暂行规定》等指导性文件为基础。,而各煤矿报告中相同的内容是:采掘工作面正常采用区域防突四位一体工程,区域预测后无突出危险,进入局部防突四位一体工程,局部预测后无突出危险,采掘正常。当掘进工作面、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超过3m /min、5m /min,遇到构造区时,应采取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
三、地质勘探、预测预报工作,需要结合现场、钻孔,“如影随形”,掌握在“手中”
贵州省煤矿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井下构造丰富复杂,矿井地形多受向斜和背斜地形交汇影响。而且由于构造发育中的应力集中和叠加,容易积聚瓦斯,造成瓦斯事故、应力破坏、裂缝发育,以及水害和顶板事故。因此,地质结构管理尤为重要。煤矿驻矿监管工作要根据煤矿已揭露或将要揭露的构造,满足督促超前报告到位的要求,督促煤矿提前进行超前控制,调整巷道掘进方案,降低风险。据此,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安全监管工作:
1.地质预探钻孔不仅要统计进尺,还要结合钻孔参数和煤岩条件,会同煤矿技术管理人员绘制竣工图,在煤层掘进前绘制预期剖面图,把地质预探成果掌握在手中。我们可以和总工程师、地勘副总一起完成地质预探钻孔的竣工图,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煤层的预计剖面图,结合平面钻孔分析断层倾向和倾角,根据纵向钻孔粗略分析断层类型和断层距离,根据高风险作业提前报告和控制预计前方暴露的构造。
2.探索完结构,就不能做“甩手掌柜”了。当地质勘探较为粗略,构造发育影响未知时,需要从勘探构造中明确剩余进尺,并在工作面上布置检查路线,进行实际现场观察。现场观察,严禁“只看”。地质层次再高,人也看不到。他们必须手持长探头,现场“求援”,采集顶部矸石,分析岩性,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曲线判断很重要,每天都要根据事实和质量来进行。必须会同通防人员对每一条曲线异常进行预警,查明瓦斯来源,督促煤矿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的措施必须监督施工质量,把工作面的K1值牢牢掌握在“手中”。
煤层里一定有瓦斯。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煤层(露头和风化煤层除外)实际上都含有瓦斯。如果放松警惕,超限、突出、爆炸等事故还是会发生。因此,我认为现场气体监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1.每天认真研究判断各采掘作业点从昨天到现在的历史瓦斯曲线,并认真记录在工作记录本上。如果曲线出现异常,如上升、逻辑混乱等,组织人员进行研判,根据现场情况查明气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一定要保质保量。
2.瓦斯预警与瓦斯超限仅一步之遥,同步反映了瓦斯治理的不平衡。如遇瓦斯预警,必须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瓦斯现场研判,查明瓦斯来源,形成紧张气氛,针对源头采取必要措施。
3、工作面标定数据必须在现场测量(取样、测量需亲自进行),准确数值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心中有数。工作面检查是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工程的最后一关,可谓重中之重。
五、针对上级布置的问题,不做“切来切去的掌柜”,全部送到煤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安全监管不应后退一步,而应从严;与煤矿各级人员有距离的相处,也要有温度,相处好为矿上的监督工作创造强有力的外部条件。
针对上级交办的工作,要主动带头落实和指导煤矿相关负责人员,不搞“一言堂”,让副矿长、副矿长自由沟通交流。对涉及到的工作要亲自做表格、列表,细化工作落实,认真审核生产内容,做出表率,让煤矿人员没有怨恨,有方向,有计划。
两年来,我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共提出隐患266条,均严格督促煤矿落实整改到位。向煤矿传达工作指令共计34条,重大汇报18条(煤矿所有高风险作业提前汇报并督促煤矿同步汇报)。在煤矿停留期间,煤矿井下质量标准化工作大幅提升,安全形式稳定。相关煤矿取得安全证书后,产量也稳步增长。
因为身份,矿上的监管必须“严”,但力度也要有温度。除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整改更为严峻,要保持友好的态度与煤矿人员相处。该给的工作一定要给,要有希望“困难的时候更要看到成绩。”
不及物动词结论
以上肤浅的观点还是有不足之处的,请理性看待。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即使尽了最大努力,也很难做到“够”和“够”,很难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作为矿山安全监管的重点和基层一线,我觉得我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是工作的内生动力,可以通过不断总结来提升,通过创新来升华。基层工作可以很艰苦,但并不可耻。
最后,读者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和留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