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初探,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征文

为破解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被淡化、异化、窄化、边缘化、物化等问题,我们从评价入手,用评价来推动劳动教育变革,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基于立德树人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承

为破解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被淡化、异化、窄化、边缘化、物化等问题,我们从评价入手,用评价来推动劳动教育变革,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初探,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征文

基于立德树人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承载着培养儿童劳动素养的独特价值,肩负着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重任,因此,我们把劳动教育评价放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大系统中进行设计

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设计劳动教育评价目标

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精神,围绕学校“人人在劳动中有所作为”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学校劳动教育的总目标内化为立德、笃行、培能,三者既互相融合又互相促进。

立德

“立德”是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基础。劳动教育评价应将人的成长作为价值尺度,在劳动过程中激发生命自觉,创造生命价值,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责任感。

笃行

“笃行”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才能获得真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培能

“培能”是劳动教育的结果呈现。针对学生劳动实践数量和频率不足,劳动能力、劳动精神普遍偏低等现状,我们认为必须尽快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形成基本的劳动素养,提升劳动效率和成果,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完善自己、服务他人和社会。

劳动教育评价的指标

衡量和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根本依据是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我们从结果入手逆向设计,将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分解为五个维度。

一是劳动观念的认同度。我们认为,新时代劳动观念应包含“理解”“认识”“尊重”“热爱”四个关键词。在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热爱劳动,愿意以自己的劳动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

二是劳动能力的达成度。劳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还要促进学生勤于劳动、自觉劳动,这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劳动能力的达成度。劳动能力主要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三是劳动精神的丰盈度。对于小学生而言,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包括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进一步讴歌和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等。

四是劳动习惯的守恒度。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儿童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人在成年后更富责任心,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需要。因此,学生的劳动不应停留在一朝一夕,而应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稳定、自觉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具体表现为: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地对待劳动,能够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等。

五是劳动品质的内化度。劳动品质既标志着学生将劳动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观念、态度、精神的程度,也反映着学生外在的劳动热情、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整体水平,体现勤奋、耐劳、肯吃苦、专心致志、不懈追求、自食其力、精益求精等品质。落实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概括为: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消费习惯、杜绝浪费等。

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初探,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征文

“五维二级三学段”的评价体系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逐渐形成“五维二级三学段”的评价体系。

“五维”指从总目标出发,将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五个维度。

“二级”指在五个维度下分解出14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

“三学段”是根据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学段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

比如,“劳动能力”维度的评价,我们将一级指标分解为“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三个部分。

对应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解为“学习本学段所需的劳动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一定的校园劳动技能、种植养殖能力;具备使用常见农具、清洁消毒工具的能力,具备使用常见手工及维修工具的能力,具备常见家用电器的使用及清洁维护能力,具备常见网络化、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及清洁维护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统筹、规划、设计、实施的能力,能够独立或通过合作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能独立或与小组成员完成相应的项目式学习”等10个部分。

在低、中、高不同学段评价中,可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详尽的描述,如二级指标中“具备一定的家庭生活自理能力”,低段要求“能削铅笔、整理书包、折叠衣物;能完成小件衣物和红领巾的清洗;能整理和清扫自己的房间;会择菜、洗菜、煲饭、洗碗”;中段要求“能整理书柜、鞋柜、衣柜;能清洗书包和鞋子;会切菜、配菜、蒸煮,做简单的凉拌菜;能独立取快递;能完成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高段要求“能按一定方法整理及合理处置书籍、衣物、玩具;能组装简易家具;会买菜、煎炒、煲汤,会做一两个拿手菜;能制作元宵、月饼、粽子等传统美食”。

而在体现未来劳动教育发展趋向和城市特点的二级指标“具备常见网络化、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及清洁维护能力”中,低段要求“能在他人指导下使用智能锁、智能音箱、电子支付、扫地机器人等”;中段要求“能自主使用空调、吹风机、吸尘器、洗衣机、电磁炉、早餐机等家用电器”;高段要求“能独立使用智能投屏、家居智能监控等”。这样层层细化,就形成了一个可对比、可量化、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系统。

多种形式实施劳动教育评价

有效评价应在真实情境中及时将每个学生的动态成长信息、成果等全过程、全要素加以展示和存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对学生劳动过程实现全域观照

学生对劳动有独立的视角、独特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手段对其整个过程作出精准的评价和发展性描述。

一是校内劳动实现契约下的自觉成长。在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以外,学校将班级事务性劳动、校园值日区、树木养护、“四季风情农场”“空中蔬果园”“太空植物种植实验区”、可再生垃圾绘本制作等劳动任务分配给每个班级或团体,同时与他们签订“劳动契约合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机制。学校大队部、劳动教师、班主任等定期对各个班级或团体的劳动情况作出评价,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这种契约式劳动增强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归属感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

二是家庭劳动清单实现线上时时评价。家庭劳动以学生自评、家长助评为主,以学校制定的“小学生21天劳动好习惯养成清单”为依据,对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任务群中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其中,低年级以自理劳动为主,中年级以生活劳动为主,高年级以智能生活为主,评价中以“是否有质量完成”为标准。学生若在家、社区坚持劳动且劳动质量达标,家长可在学校云平台的相关项目上打“√”确认,同时可上传学生相关照片、小视频、文字等,大数据定期自动生成每个学生的劳动完成情况。同时,系统对于暂未达到标准的学生会随时跟踪,学校每月初会对这些学生发出“劳动倡议”,要求班主任、劳动教师和家长共同跟踪落实。

三是社会性劳动实现申报后他方助评。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向班级提出参与社会性劳动申请,同时领取社会性劳动评价表,在家长或同伴的协作下完成社会性劳动,并请社会机构对自己的劳动表现作出评价。在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为主的“基础型劳动”中,突出对学生在劳动意识、知识技能掌握、劳动习惯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在以传统工艺制作、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为主题的“创造型劳动”中,突出劳动精神、文化传承、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在以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探究为主题的“职业体验型劳动”中,突出职业观、劳动观、人生观、自我认知、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评价。社会性劳动结束后,家长或学生可将评价表等相关资料上传至学校平台,存入学生电子档案袋。

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初探,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征文

在劳动评价中注重特色推动

一是劳动日志让评价直抵学生内心。学生自我记录劳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过程描述、新奇发现、心得体会、自我评价等,形成劳动日志,弥补了评价对学生自身观照的不足,让学生把内心中他人“看不见”的变化转化成文字、图表等。这其实是个体不断与课本、外部世界、自身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的、螺旋上升的、不断变化的,是把自己作为方法建立内在的思考工具,用诚实、好奇而又敏锐的方式去感受劳动、理解他人、厘清自我的过程,使劳动教育评价直抵学生内心。

二是小职业师认证突出个体优势和长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拥有一项人人羡慕的“劳动绝活儿”。为此,我们借鉴职业学校发放职业资格证以及社会实施职业认证的模式,通过确认和颁发“小职业师”证书来进一步发挥评价的赋能作用,促进学生形成一生受益的劳动素养。

小职业师认证要经过几个环节:依托学校“劳动技能大赛”平台发布认证方案;邀请各类专家对申报认证的学生进行5—10个学时的知识与实践培训;学生在家长及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自己学习和训练;在班级、年级内层层推荐、选拔,确定需要认证的人选;相关同学组建队伍,准备认证材料进行展示;专家、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从现场劳动质量、劳动安全、配合默契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劳动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完成认证、颁证,并将结果计入学生劳动的综合评价。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375人次领取了初级、中级、高级各类“小职业师”证书。

小学劳动教育与素质培养初探,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征文

评价要注重生成性结果的判断描述

近年来,我们采用电子档案袋实现对学生的质性评价。根据劳动教育的校本总目标和各种评价细目表,在目录页下,电子档案袋分成大小“房间”,可分门别类上传、收集和整理学生在劳动中生成的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项目实践、交流对话等资料,描述学生的实践过程、进步程度、反思能力和发展水平。学期末,结合电子档案袋中的素材,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努力和成就作出综合性评价。电子档案袋实行“一生一案”,1—6年级滚动升级,既可纵向描述个体的发展状况,也可横向呈现个体在群体中的发展变化指数。

来源丨《人民教育》

图片来源丨深圳海港小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阮瑜,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海港小学校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8493.html

(0)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 2024-04-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