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5期
编者按:2007 年,共青团中央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
10 余年来,各级“青马工程”累计培养近 200 万人,已经成为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品牌。团十八大以来,“青马工程”对照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培养目标,着力“提质扩面”,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
2020 年 6 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对新时代深入实施“青马工程”作出全面部署。
“青马工程”已成为共青团组织彰显政治性特征、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的重要工作品牌。为更好发挥“青马工程”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集中推荐一批各层级、各领域推进“青马工程” 提质扩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本刊特开设专栏“‘青马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深入报道“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情况。
“‘青马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系列报道③
“青马人”: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在支教时听说了一件事:孩子们十分想组一个属于自己的管乐团。志愿者们齐心协力,经过多方筹措,募集到了共52件、价值15万余元的管乐器,建立了江西省共青城第一支留守儿童管乐团——“晨曦管乐团”。2019年,这支管乐团获得了江西省首届学生器乐(管乐)节小学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李可衎就是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此之前,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还曾在湖北保康县林业局、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政府参与实习实践,并多次前往修水县、团风县等国家级贫困地区做扶贫调研和志愿服务。2019年,李可衎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位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先后在中央团校、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与理论学习,还参加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在南昌大学,李可衎为很多人所熟知。在同学眼里,他是严谨负责的班长,还是乐于助人的好学长,带领班级成员多次获得集体荣誉;在学生会,他是干练细致的协调者,“简简单单的表格也会一次次地检查”……他也因此获得了南昌大学五四风华奖章、校十佳党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李可衎担任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先后参与重要文件起草、重要会议筹备和“青马工程”的深入实施等工作。他所撰写的返乡调研报告不仅获得团中央的肯定,还被推报至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从班长、寝室长,一路到校学工处助理、学长小教员、校学生会副主席、省学联主席、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李可衎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奉献,在青年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我还是觉得,自己身上可用来挖掘的闪光点不是很多。”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李可衎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朴素的谦虚。从懵懂少年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江西团省委的培养下,像李可衎这样的优秀大学生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赣鄱大地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骨干,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中坚力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是如何炼成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国家有难,青年责无旁贷。根据江西团省委的工作号召,“疫情防控工作应充分发挥骨干效应”,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井冈之星”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学员在疫情面前带头冲锋,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到,有序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彰显了大学生骨干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作为“青马工程”高校班的一员,李可衎组建了抗疫青年突击队,帮助“青马学员”就地就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宣传文章。此外,他还应用所学知识与理论,在网络上“亮剑”:“部分同学在网络平台上错误地把疫情暴发归结为我国体制落后,甚至鼓吹西方的社会制度……我就向他们讲述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讲述我们党实施严格管控等决策的果敢担当……”
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学员李可衎
当疫情进一步在全球蔓延时,同学们也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李可衎表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也成为年轻人的真实感受。”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在条件艰苦的基层、改革发展的一线、科技攻关的前沿,都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身影。他们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收获成长进步,不仅自己做得正,还影响带动了周围的人。“‘青马工程’的目标,是为党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和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人才。”江西团省委副书记罗华说。而围绕着这个目标,江西团省委在“井冈之星”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上更加注重聚焦主责主业,在坚持“控数量、重实践、调结构”的工作方向和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培养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比如,学员选拔更加严格。对学员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群众基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搞大水漫灌,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培养安排上则更加精细,采用集中学习实践和日常培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不少于40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习,开展体验式教学,组织祭奠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教育。同时,在实践锻炼方面也做出了有益于青年成长的具体安排: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和调查研究活动;组织学员结合江西省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开展实习;寒暑假期间,主动到所在地的社区(村)报到,开展不少于两周的社会实践;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时冲锋在前、经受考验……江西团省委学校部干部王鑫琪向记者出示了三份表格:“学分制培养方案”“2020年省大学生骨干培养班(以下简称‘大骨班’)日常训练季度反馈表”“2020年省‘大骨班’学员期满考核表”。学分制培养方案,是江西团省委创新性建立的学分累计制度。在这份表格上,“集中理论学习”“深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每季度提交读书笔记”“担任低年级团支部的团建指导员”“参加不少于36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校级‘大骨班’等宣讲学习心得感悟”等必修、选修内容和分值一目了然——考核的要求细致而明确。王鑫琪表示:“选修与必修版块累计获得46个学分方可结业,鼓励完成加分项。”而“‘大骨班’日常训练季度反馈表”“‘大骨班’学员期满考核表”亦将担任团建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阅读理论书籍情况、学术任务进展以及表现情况、自评情况、学员互评等明确列入,从理论测试成绩、实践锻炼效果、结业成果质量、日常行为表现、重大事件响应等方面明确了任务完成标准,使得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各环节上的日常督导检查机制更具有可操作性,考核目标更加明确,“强化末位淘汰,结合培养期各环节的评价考核结果,对未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坚决予以淘汰”。
吾辈青年必将执着追求,
乘风破浪
说起参加“大骨班”的经历,很多学员记忆犹新。每天清晨,踏着薄雾晨练。迈步整齐,旗帜飘扬,口号响亮清澈,在基地里展现学员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大学生骨干培养班学员瞻仰烈士陵园
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上,学员们从了解井冈山的历史地位开始,学习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感受着井冈山精神。“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共产党”等问题,他们从中找到了深刻的答案,深深铭记心中。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老师则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讲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际关系及形势产生的微妙变化并分析了其中原因,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忆往昔革命历史,让学员们深知,如今的生活是无数烈士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换来的,再次体会到身为共青团员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古道坎坷,翠竹万顷。学员们挑着满载粮食的扁担,在狭窄的挑粮小道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可以想象,当年革命先辈们挑粮上山是何等艰辛。岁月留痕,革命精神永恒凝固于葱郁之中。”“我们永远成不了当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红军战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感悟红军战士流传下来的精神。过去已成历史,吾辈青年必将执着追求,乘风破浪。”“大骨班”一班学员罗浩宇这样表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时刻铭记并感恩革命先辈的付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险困难,勇于攀登高峰,努力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大骨班”二班学员于翔的心声。
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井冈之星”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学员在上课
更多学员纷纷表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让我对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精神和当代青年个人素养等问题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与体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骨干’,我们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既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在困难中成长,在逆风中飞翔,让信仰点亮人生!”“学到的东西,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还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有信仰就有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21年的春天,回到各自家乡的学员,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号召,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各项工作,主动开展疫情防控、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大骨班”一班的崔晓萌,主动参加家乡的防疫志愿者工作;“大骨班”二班的熊衎思楠在返乡第二天便参与了由家乡团县委和红十字会共同负责的新冠疫苗接种的志愿服务工作;“大骨班”四班的蒲泽昂是鹰潭市人民医院的一名青年志愿者,他说:“选择当志愿者是因为热爱,同时也想让个人价值得到升华,在有限的假期里奉献出更多的青春力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这是每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和担当。让青春在实践的第一线接受“洗礼”,以青春之名担当奉献,也使得学员在政治锻造、理论武装、实践学习、作风养成四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如李可衎所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培训和锻炼让我坚定了做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心和决心。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一直都在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发展,为人类实践和思想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南,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的丰富发展,获得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为了学深、悟透,李可衎保持着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的习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读得多了之后,后面再读(其他的著作)就会顺畅一点。我会不停地读,坚持读下去。”同时,他也热情地向身边的同学们宣讲党的历次全会精神等,积极发挥着“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结束了在团中央的驻会工作之后,李可衎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前往共青城进行支教工作,“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现实、触摸真实,让我获得了成长,更锻炼了本领。”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的采访时,李可衎一直谦逊地表示:“要学的东西很多,做过的事情还是太少。”谈到“青马工程”给予自己的最大力量,他由衷地说:“井冈山上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让信仰点亮人生’!有信仰就有力量,有信仰的青春才不会迷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有了信念,我们就要马上去做!”“青马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专栏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责编:宿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