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作者罗光杰谭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

作者罗光杰谭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体系完善、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把“美丽”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之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实现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从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到198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第三部宪法“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首次将资源和环境保护写入宪法,到制定一系列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再到深化生态文明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法律制度,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排污收费政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制度、排污权交易机制等。通过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了市场主体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升级。

加强环境监测和问责制。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边界不清等问题,我们进一步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机构执法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行省以下环境监管执法垂直管理体制, 和空监测气体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权力下放到中央,初步建立了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生态环境执法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党百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追求,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

坚持人民立场,深化改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实践证明,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现实期待和美好期待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好诠释,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品格与时俱进的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髓,以全新的文明理论和实践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生态智慧或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创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8328.html

(0)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 2024-04-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