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陈思思
一个被黑猫警长保存了30年的玩具引出急诊室医生和病人的感人故事。
9月18日,“今日闵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新闻“沈医生,你还记得这个玩具吗?”一场跨越30年的重逢,有着感人的细节,其中提到30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个只有10个月大的小男孩,因为喉咙里卡了一个核桃,有生命危险,被送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时任医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主任的沈建忠展开紧急抢救,经过人工呼吸、服用核桃、高压氧舱等治疗,男孩最终康复出院。
不久后,沈建忠曾在小病人回家探望他的病情时送给他一个黑猫警长玩具。男孩的妈妈至今还收藏着玩具,把这段难忘的经历记录在孩子的成长手册里,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善良。
三十年后,那个生命垂危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一名医生。本报记者近日联系到男孩的母亲顾女士和医生,回忆起当年发生的一幕。顾女士说,她对沈医生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她也一直用这份恩情和爱心激励着孩子回报社会。“因为沈医生,我有了儿子生命的延续。沈医生不仅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们全家。”
如今,沈建忠已经退休快9年了。70岁的他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每周就诊。他说如果孩子晚来一分钟,可能就没救了。之所以给黑猫警长玩具,主要是为了测试孩子是否有后遗症。“看着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医生,为国家和社会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是记者与当事人顾女士和博士的对话:
报纸:你还记得30年前孩子们被送到医院时的情形吗?
顾女士:我还记得这件事发生在1993年4月2日10点15分左右。我去上班了,家里只有老人。当时10个月大的儿子正在长牙,经常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被发现核桃卡在喉咙里后,婆婆立即抱起孩子跑到楼下喊“救命”。这时候邻居骑车路过。
当时邻居上完夜班正在家里准备休息。听到我婆婆的呼救声,她赶紧推着自行车出来,带着我婆婆和我儿子去了医院。还好医院离我家很近。邻居骑车大概5-6分钟把他们送到医院急救。我另一个同事在路口看到这一幕,叫我赶紧去医院。
30年前,在我儿子获救的现场。本文图片均由顾女士提供。
到了医院,看到儿子在急诊室哭,核桃都取出来了。医生告诉我,孩子到的时候,呼吸已经没有了,四肢下垂,全身发紫,心跳每分钟只有20多下。之后会有3天的高压氧舱治疗。
当时我们全家都感激沈医生,我婆婆直接给沈医生跪下,不停地喊“谢谢医生,救了孩子一命”。沈医生口口声声说“别谢我,谢谢把你送到医院的邻居,及时救了孩子”。
报纸:30年前,你是如何让这个孩子从这种治疗中恢复过来的?
沈建忠: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营救案例。这次救援从技术角度来说其实不难,但是很紧急。但是,如果晚送一分钟,孩子可能就没救了。
那天,我正好在行政楼散步,离急诊很近。当时医院送来紧急抢救病例,按响了门铃。我一听到铃声,就跑向急诊。看到这个10个月大的孩子脸色发青,没有呼吸,濒临死亡。我用麻醉插管喉镜初步检查,发现核桃卡在孩子喉咙里,堵塞了气道。第一时间想到帮孩子按压胸部,这是人工呼吸的一种方式。
当时我用手固定了喉镜的位置,帮助孩子呼吸。另一位医生帮孩子按压胸部5-6次,看到孩子已经吸入。2分钟后,孩子的呼吸频率恢复到正常水平,脸色立刻变红。直到那时,他才开始拿出核桃。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常规的咽喉异物钳无法使用,我就让护士拿来夹玻璃注射器的大钳,方便取出核桃。当时救人是第一位的。
后来给孩子做了3天高压氧舱治疗,主要是担心长期缺氧可能对孩子造成脑损伤。高压氧舱治疗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年上海只有4家医院有高压氧舱。好在经过治疗,孩子身体、精神等各方面恢复良好。
论文:为什么孩子出院后又回家了?为什么会想到带黑猫警长的玩具?
沈建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忘而危险的案例。考虑到孩子面临严重缺氧,以及随后的恢复情况,我一直很关心,就想着回去看看。正好孩子家离医院不远,家里也在医院登记了家庭住址。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我一想到老人在家带孩子,白天会在家,就直接去门口找。
沈建忠博士给孩子们买的黑猫警长玩具。
我在医院附近的玩具店买了黑猫警长玩具。之所以给孩子买黑猫警长玩具,主要是因为它有光电效应,可以在地上旋转。面对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医生无法像大人一样询问他的身体恢复情况。他只能用这个玩具来测试孩子的反应。当时我一启动这个玩具,就看到黑猫警长开着警车在地上骑来骑去,还有声光效果。这孩子对玩具的反应非常敏感。我当时觉得很放心,孩子智力肯定没问题。
论文:为什么会想到把这次儿童救助经历记录到成长手册里?你是怎么跟孩子说这件事的?
顾女士:当时特别感动。因为沈医生,我儿子的生命得以延续。沈医生不仅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们全家。
沈医生也特别打动我。当我婆婆不停地对他说谢谢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不用谢他,谢谢我们邻居。”我们也跟沈医生说了,其实这个邻居从来没有骑过自行车带人。第一次是邻居骑车带人,救了孩子。我们都很感激他们。
为了感谢沈医生,我给医院写了一封表扬信。事后,我向沈医生要了一张他的照片,放在儿子的成长手册里。我和家人一直对沈医生的善良念念不忘。黑猫警长的这个玩具我们保留了30年,我也一直跟儿子说:“沈医生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爱。记住,你也要用你的爱来回报这个社会。”
我们的儿子长大后没有让我们失望。他考上了重点大学,读了硕士,然后出国深造。学成回国后,现在已经走上了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工作岗位。
30年后,顾女士为博士做了一个特别的感恩对象,她将感恩主题定为“因为你精彩重生”。
报纸:看到这个孩子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你有什么感受?
沈建忠:我也很感动。我的孩子特别优秀。他在大学期间自学了一些医学知识,还和我们五院的另一位医生一起完成了一个创新项目。目前受聘为博士,从事科研工作,带团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是了不起的。
对我来说,当初救了一个孩子的命是巧合,救人也是我们医生的天职,但回过头来看,其实医生的很多成绩都是病人做出来的。如果一个医生没有那么多病人,他就拿不出那么多临床经验,也看不到他救的孩子健康成长,回报社会。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报纸:你见过其他呼吸道有异物的孩子吗?这些案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沈建忠:我在临床上见过很多呼吸道异物患儿。这种情况很少见。从80、90年代开始,20多年里大概遇到过10多个这样的案例,印象深刻。有的孩子被花生壳卡在喉咙里,有的4岁多的孩子吃一口生油炸食品就噎着了。他们到达时也失去了呼吸,一些1岁多的孩子吞下了4厘米长的螺丝钉。事实上,与本案相比,这些案件的处理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对于这些病例,我们的医生需要紧急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时候半夜经常打抢救电话,我得马上赶到医院。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我们的医生,我们会尽全力抢救,尽全力治疗。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科普教育的种类越来越多,临床治疗气道异物的患儿越来越少。一些基层医院甚至一年也遇不到几个病例,这也是一个好现象。以前我们治疗这个病例的时候,上海四家医院都有高压氧舱。当时我们医院的高压氧舱也是根据临床患者的需求,有企业主动提出支持我们建设,也让很多患者受益。现在很多医院都有高压氧舱治疗的条件,这种设备的出现其实更有利于患者缺氧后的康复治疗,让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资料来源:报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