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和北京市教委关于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相关要求,推进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果的深度应用和推广,全方位展示东城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的成果,东城区教委开展了智慧教育成果展示系列活动。7月11日-13日,系列活动首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交流会在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由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城区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承办,东城区及全国数千名教师通过ClassIn平台进行线上参会,三天累计参与量近8000人次。会上,13位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分别做案例展示和经验分享,并通过圆桌微论坛环节与线上参与教师一起进行心得交流和精彩讨论。
活动首日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北京景山学校青年教师郑洋展示了学校在线上教研、集体备课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中的探索过程与实践效果。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部副主任、大队辅导员张硕阐述了线上教学新模式下党建引领、组织保障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学校“线上教学青年党支部”和“青年突击队”在学校全体教师快速适应教育教学新变化中的重要价值。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小学部科研主管常丽敏以《信息化引领特色办学,构建高质量在线课堂》为题,针对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评价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介绍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成果,并表示“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大家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延展了教育教学的边界”。
7月12日活动围绕“以信息技术为引擎,共筑未来教育新生态”主题,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主任崔旸以亲身实践分享了自己在交流轮岗中对双师教学的思考,并对常态化“双师课堂”的开展提出展望。
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教师于婧艺以《在线教育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题,介绍了自己在线上教学中设计互动环节,打通育人空间和生活空间,引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
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教学主任吴敬针对线上学习带来的作业变革进行分享,提出了“将作业看作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关键领域”的大作业观,并强调了作业对于实现课程整体目标的价值与意义。
7月13日活动以“数字化变革下的融合实践探讨”为主题。东城区培新小学劳动技术教师李冬然从线上教学尝试期、适应期、规范期介绍了学校线上教学的历程,并针对劳动教育分享了自己对新课标下融合学习的研究。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教师孟露介绍了双减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美育学科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成果。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高级教师、东城区学科带头人王志红借助学校多方面的教学实践应用,全方位展示了不同角度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做法。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师韩琰以《研学课标内容,助力小初衔接》为题,以2022课程标准中的小初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为出发点,给出了小初衔接时具有连续性、进阶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针对各位教师的分享,来自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三位教研员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语文教研员王超男提出,老师们所代表的教学团队在分享内容上各有不同,但总体有三点趋同性:一是把握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即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服务。二是深刻推动了学习伙伴共同体的创新构建。三是重点说明了“将要发生的可能性”,讲解了“双师课堂”以及其他创新形式的课堂对孩子带来的深远影响。
数学教研员孙海燕指出,在回到线下课堂后,老师们要继续挖掘线上教学的优势,在“如何让线上、线下教学更好地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
音乐教研员马燕梅指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融合应用方面的巨大价值,对线上教学期间老师们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感谢,对大家展现出的多方面才能与智慧充分肯定。
随后,在圆桌微论坛上,分享嘉宾和教研员通过ClassIn平台与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教师孙丹、东城区景泰小学教师王兰、刘娜以及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教师刘雯皎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对集体备课、核心素养培育、技术赋能、育人方式变革、作业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小初衔接、学科融合等问题进行精彩讨论。
面对老师们的精彩分享与热烈讨论,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浩志总结了三点感受。第一,强烈感受到了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教学;第二,感受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提升,让老师们由原来对技术的抵触,逐步变得想用、会用、爱用、善用;第三,感受到了前瞻性的思考会促进教育生态的形成,老师们对当前教育深度的思考、实践的探索,必定会在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发展中取得新成绩。
东城区教委信息办主任李磊表示,开展东城区智慧教育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一是通过成果展示,引领整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梳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典型场景和相关经验,二是促进双师课堂与融合课堂建设。推动AI助力教学及智慧校园、智慧办公等在教育教学领域深度开展,“让数字资源服务日常教学成为常态。”
未来,东城区教委将继续开展智慧教育成果展示系列活动,推动智慧教育建设成果形成示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