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十大感人故事,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月,小安和母亲与著名心外科医生、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曲征教授合影。李艳林摄 海勇教授(右)和他的团队在青藏高原义诊。张 亚昆·奥斯曼(左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脱贫攻坚十大感人故事,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2016年1月,小安和母亲与著名心外科医生、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曲征教授合影。李艳林摄

脱贫攻坚十大感人故事,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海勇教授(右)和他的团队在青藏高原义诊。张

脱贫攻坚十大感人故事,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亚昆·奥斯曼(左)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克尔碱中心学校给孩子们拍照。王晓丽摄

脱贫攻坚十大感人故事,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杨喜芬(右)在村里的养蚕基地帮忙喂桑叶。受访者供图

完美的爱情接力

■赵爽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理事

2019年五一前夕,我们收到了4万元的捐款。作为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的一名资深员工,基金会成立七年来,每天都要处理各种捐款和求助信息,早已习以为常。但当我看到捐献者的名字时,我还是惊讶地喊出:“小安(化名)!怎么会是你呢?”随着眼前闪过的那张单纯而稚嫩的脸,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绝不是一笔普通的捐款。这沉甸甸的4万元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感人的爱心接力故事…

我第一次见到小安是在2015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在基金会的合作医院——煤炭总医院(现急诊总医院),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家伙”躲在妈妈的怀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羞涩地闪烁着。虽然只有4岁,但这个来自海南的黎族男孩明亮的眼睛让我读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他深紫色的嘴唇提醒我,这个孩子一定是在经历一种在这个年龄不应该忍受的疾病。

小安七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三年多来,父母带着他去海南多家医院求医,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治疗效果不好,病情经常反复加重。2015年11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领导通过媒体了解到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多年来坚持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立即取得联系。12月30日,在著名心脏外科医生、北京曲征爱心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曲征教授的主持下,小安在煤炭总医院(现急救总医院)成功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心脏手术。这次手术花费近6万元。基金会不仅为小安妥善安排了医疗救助,还提供了3万元治疗费。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两周后出院时,小安的嘴唇已经变得红润起来。

再见,安,已经三年了。当我们离开北京时,我们一直担心小安的健康,等待着为他做第二次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为了减少出行,节约成本,曲征教授组织国内多位专家会诊,最终决定选择基金会的合作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二次手术。2018年12月11日,经过医生几个小时的精心雕琢,第二次手术完美成功!安终于重生了!

然而,爱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今年2月3日,春节前夕,教授特意委托志愿者江前往五指山脚下的琼中县小安进行探访,为这个困难家庭带去基金会的关怀和祝福,并送上一份春节礼物。小安的父母感慨地说:“没想到曲征教授和基金会还想着我们,委托志愿者去看望孩子们。真心感谢基金会的大爱和真心,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

也正是爱的感染,小安一家毅然决定将剩余的4万元治疗费捐给基金会,让这笔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小安家人的义举感动了基金会的同事,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回顾基金会成立七年来,已成功救助546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其中包括18个少数民族的112名儿童…..爱心,爱心。我们不仅要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修复他们的心灵,矫正他们的思想,还要将这份爱不断传递下去!

“我想走出去,改变病人的命运。”

■海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

“主任,我们安全回来了,向您报到”——手机微信里的一条消息终于让我松了口气:他们从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筛查脊柱侧弯患者后,终于安全回来了。这是我们“海洋脊柱救援行动”团队今年第三次去青海玉树。尤其是这一次,为了到达最偏远的聚落,他们穿越了可可西里的无人区,路途特别艰难,一直让我很担心。随着专家安全返京,历时13年的“海洋脊柱拯救行动”2019年脊柱侧弯拯救任务圆满落幕。

30多年前,我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接触脊柱侧凸患者——青春的年代就像一个花季。由于脊柱严重畸形,心肺经常不堪重负,年轻漂亮的脸也因为背部形状怪异而不愿靠近。脊柱侧凸的矫形治疗病程长,手术费用昂贵。一个孩子从住院、放射评估、牵引治疗、麻醉监测、手术矫正、脊柱固定、脊髓监测到术后恢复的住院费用高达十几万元,很多贫困家庭因为负担不起而放弃治疗。

每每想到这些,总会看到患者和家属惋惜的表情:“海教授,早知道这个病能治好,我也不会拖得这么辛苦。”“海教授,刚开始体检发现脊柱侧弯只有30度。怎么才两年就进展这么差!”“手术?我的两个孩子都是脊柱侧凸。谁来治疗他们?谁死了?买不起,等他们长大了自己请客吧!”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脊柱侧凸患者早日摆脱病痛,得到治疗,2006年,我带领朝阳医院骨科脊柱侧凸团队在社会爱心人士和慈善组织的支持下,创造性地整合专业优势,创办了“海洋脊柱救助行动”,在近30个省区市救治贫困脊柱侧凸患者。我们走遍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尤其是在环境恶劣的高原和偏远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我们走过了13年,成功救治了近千名贫困脊柱侧凸患者。

近年来,团队更加关注高原地区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从2015年至今,仅仅4年时间,我们已经分10批进入青藏高原,承担了脊柱侧弯筛查、脊柱疾病义诊、基层医生培训等任务。每一次都克服了高原缺氧、环境恶劣、生活不佳等困难,每一次都能帮助很多脊柱侧凸患者,也提高了当地脊柱侧凸的初诊和筛查水平。当筛查出的藏区脊柱侧凸患者来我院集中治疗时,骨科医护人员个个热火朝天——有的去机场接病人,有的帮忙办理住院手续,有的进行健康教育,有的联系兄弟科室尽快进行术前检查,有的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病情…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为患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医生,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患病的必然性,但我们对“海洋脊柱拯救行动”的热爱和坚持,可以解除脊柱侧弯对患者的束缚,扭转不幸的人生轨迹,让心灵绽放美丽的花朵。

三坊塔尔村小学

■亚昆·奥斯曼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亚昆·奥斯曼公益基金法人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麻扎乡塔尔村小学始建于1934年,距县城约65公里。它有8个班级,273名学生和19名教师。是典型的贫困农村学校。

塔尔村小学是一个作家朋友推荐给我的。2012年夏天,我和农村校园的志愿者来到塔儿村,给学校捐了10台电脑,建立了电教室。同时,作家朋友们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书籍,其他志愿者为十几位乡村女教师捐赠了围巾、雨伞、护肤品等物资。小礼物让乡村女教师特别开心,这也是“爱红妆”公益项目诞生的灵感来源。

2016年“99公益日”期间,伊宁爱心志愿者发起“一起捐”活动,入选项目为“金色书柜”,定向学校为塔尔村小学。我和我的志愿者朋友们在“金色书柜”里来到了学校。很多老师都认出了我,笑着回忆美好的过去几年,说那些年给的电脑还是很有用的。

2019年“99公益日”期间,伊犁州公安局退休干部赵玲发起“爱心衣橱捐赠新衣项目”,为塔尔村小学273名学生募集捐款购买羽绒服。11月20日,我和赵玲一起来到塔儿村小学。我在赠送羽绒服的活动上对赵玲说:“塔尔村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我一直关注着它,想为它多做点事。这次通过你们的努力,273名小学生拿到了‘爱心衣橱’赠送的羽绒服。谢谢你帮我实现了一个愿望。以后有机会我们会更多合作。”

赵玲乐呵呵地说:“一言为定!”

那段时间,“爱心衣橱”为塔尔村小学捐赠的羽绒服照片像雪片一样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展示,我也发表了一张大合影。负责克拉玛依油泉的志愿者帕蒂曼激动地给我留言:“塔尔村小学是我母亲的母校,我一直想为这个学校做点实事。这一次,大哥,你帮我完成了多年的心愿。非常感谢!明年的‘99公益日’,我也会把物资送给妈妈的母校。”

我笑着说:“明年‘99公益日’我们一起努力吧。”

很久以前,我就在脑子里定了一个小目标:去56个民族的乡村学校参观。这几年,我已经完成了70%的目标,我更加明白做公益的意义。“爱有多深,路有多远”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叫“亚力坤”,在维吾尔语里是“火花”的意思。我愿意让我的火花燃烧,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我觉得值得。”

■江西省乐安县恬妞镇柳坑村杨喜芬“扶贫志愿者”

本人67岁,江西建工集团退休干部,在流坑村做“扶贫志愿者”一年多的老党员。

2017年5月中旬,组织我带两个年轻干部到距离南昌近200公里的柳坑村扶贫,在村里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

被称为“千古第一村”的刘坑村,是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贫困村。辖30个村民小组,1311户5677人,贫困户370户,贫困人口1575人。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村情相对复杂。

那年5月18日我来到村里。到村里了解后才知道,在柳坑村做好扶贫工作并不容易。我们做什么呢多年的党务经验告诉我,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在群众心里。

为了摸清全村1311户的情况,我买了一辆电动车,白天穿过小巷、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晚上整理走访,记录帮扶经验,学习扶贫政策。渐渐地,村里人都熟悉了我这个南昌来的老人,我也熟悉了村里每一户每一个人的情况,困扰了村子很久的脱贫问题也逐渐解决了。

去年9月初的一天,我接到通知,省建工集团的扶贫工作队整体“撤出”了柳坑村。当年,很多知道我要走的村民来到村委会说:“杨你能留下吗?”恬妞镇的干部也两次驱车到南昌来挽留我。

虽然单位的“大军”撤走了,但我还是选择作为志愿者继续在柳坑村扶贫。在此期间,我协助村两委加强党组织建设,争取资金建设扶贫工厂,对低保户进行重新评估。截至去年底,流坑村345户1479人摘掉了“贫困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

考虑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双目失明,今年7月想回家尽一个儿子的责任。村里人听说我又要走了,就去村委会挽留我。董小华、董等村民还特意为我做了一面锦旗,说党的扶贫政策好,希望我留下来。

这一次,我还是选择留下来,继续和柳坑村民一起奋斗在小康路上。

如今,在村民们的努力和配合下,结合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柳坑古村文化风貌改造工程、旅游公路、乌江骑行等项目顺利推进,“棋盘街”古街改造初见成效。贫困户董家的小客栈,经常挤满了游客;董福贤的传统酒坊也建好了,产品供不应求…

虽然现在工作重心变了,但我还是保持着每天去村里走一趟的习惯。看到村子一天天变美,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游客越来越多,我觉得值得我努力!

曾整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7779.html

(0)
上一篇 2024-04-05
下一篇 2024-0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