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称“文学爱好者”的人,我看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但对文学这门科学了解不多,也没看过什么文学理论方面的书。老舍先生在《文学概论》中说:“写作和阅读的方法都是师傅教的(十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老师教的)。至于文学是什么,一个用笔墨创作的青年天才自然会提出问题(热爱文学的文学爱好者也是如此)。他们关心的是伦理道德,以明道为己任,以“载道”和“悟性”为文学的本质(我好像是看文学书的)因此,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诗歌理论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合适的文学理论。很自然。文学理论很难确定,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似乎也没必要(我看了几十年文学书,也没认真思考过文学是什么);但要研究文学,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不能再对文学一头雾水),以免随意拉扯,给文学蒙上一层迷雾。”什么是文学?看第一个介绍,我心里已经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什么是文学?第二讲,第三讲,中国历代文学(上、下),老舍先生给我们讲了中国历代的文学和文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文论。第四章是文学的特性:“情与美是文学艺术的一对翅膀,想象力是使它们飞翔的能力;文学是必须飞翔的东西。文学的目的是让人快乐,只有把人带上来,带着人一起飞,才能让人快乐。情、美、想象(结构、性情、表达)是文学的三大特征。“文学本身是文学特征的唯一保存者。第五讲《文学的创造》:文学的创造不是模拟。”艺术家不仅要观察事物,更要深入事物的内心,为事物寻找感性的、美好的、有力的表达方式。”“所谓作家的一生,换句话说,也就是那个人的全部人格和个性。再仔细一点,就说是那个人鞋垫体验的总量吧。“人究竟为什么要创造?答案很简单:满足个人。”“创造是来自最纯粹、最高尚的自我活动的光,它能使社会中无意义的混乱、无意识的生活变得过于渺小和肮脏,从而使社会认识自己,拥有社会意识。”第六讲《文学的起源》“文学的起源的确是一种有趣的追求,但它的价值仅仅在于解释文学的起源,而把它作为解释文学和艺术的依据是危险的”“艺术的起源只能解释原始社会对于现实需要的物质需要,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后代在精神上必然有艺术。”“艺术是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不局限于物质。诗歌是原始的文学,文学之前就有了诗歌。第七讲“文风”。根据创作的兴趣,每一件作品在创作者心中都有其内容和形式合二为一的一面。每一次划分都是有意为之,其差异就像表面一样不同。人就是风格,风格就是个性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作品的风格来判断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文字里有心机,有灵魂,这就是文学。什么文风好?”风格是征服读者的唯一工具。“风格不是你能学会的。风格是个性(包括天赋和习惯)的表现。第八讲《诗歌与散文的区别》:思想与旋律的结合是诗歌的特点。诗歌是创作的表现;散文是作文的表达。诗歌往往充满情调,文字胜于意义,散文则不必,文字可以传达意义。第九章,文学的形式,讨论了研究形式在理解文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文学的形式足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的进步;第二,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学形式得到认可;第三,形式有时候是创作的灵感。第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和内容密不可分。美的一切都必须用形式来表达。第十讲第十一讲文学上上下下的倾向也是文学派别。老舍先生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派别,并根据西方白话文运动的文学倾向,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第十二讲,文学批评,介绍了四种理论批评,归纳批评,判断批评和主观批评。第十三讲重点讲诗歌:诗歌与其他文艺的区别;诗歌的分类;诗意的语言。第十四讲重点讲戏剧的历史,古罗马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区别,形式,结构,人物,言语,舞台设置,动作与表演,戏剧的发展,演员的培养。第十五讲重点是小说,它的起源,功能和艺术表现,它的内容和形式,它的语言和哲学,它的思想和想象,它的发展和它的综合艺术形式。
学习文学基础知识,有助于系统了解文学是什么。对于文学理论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它从作家的角度对文学进行了全面而独特的解读,既有文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又有文学的独特思维。读这本书就像听老舍先生的文学讲座,轻松简洁,收获颇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