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不断进步。
致敬前辈,继续探索。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我的历史系学生的入门读物。这本书是我大一时买的。当时也看了很多历史大牛的推荐,说简洁,适合新手小白入门,就买下来看了。
惭愧的是,那时候我对历史真的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认真看这本书,只是略读了一下就放在一边。
正好最近借着准备考研和复试的机会,找出了这本书,认真看了一遍。我真的有一些想法和想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欢迎大家和Bug一起讨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版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965)出生于湖南邵阳。中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外交家。1911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历史的奠基人。1925年调任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1935年,他辍学从政。他于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蒋廷黻先生反对“以史代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将其引入当时属于沙漠地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从而在近代史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驱”。
蒋廷黻,近代著名历史学家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早期学者从世界史角度解读近代中国的著作,被中华书局选入国民阅读经典丛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薄。是一本“极简主义的中国史”,一本很小的册子,只有五万字。但是叙述从语言到线索都非常清晰简洁,观点也非常明确。主要围绕民族复兴,总结近代史上的经验教训,为抗日战争和建国提供借鉴,系统阐述自强运动和满清的对外政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建议。
蒋廷黻先生写这本书,是希望当时在中国的人们认识到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是如何压迫我们的,并在书中研究各个时期的抵抗方案,分析各个方案成败的原因和程度,从中找出近代的经验教训,为抗日战争和建国做出贡献。
在这本书中,王先生还介绍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现代史学研究方法,建构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范式。
《中国近百年近代史》共分四章,分别是剿抚洋人、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分治与民族复兴。
其中前两章是描写西方侵略,分析中西差距,得出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要对外开放,向西方学习,加强与世界交流的结论。
后两章是成果,论述了四次民族复兴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这篇文章的布局显示了清晰的叙述背景和明确的因果关系。是“以一种政治的警示,一种道德的理念,对乱世的兴衰作出价值判断,为当代社会寻求历史的借鉴”(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沈伟斌语),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近代中国对民族复兴的尝试。
蒋廷黻先生对四次民族复兴运动的看法与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
第一次民族复兴运动是洋务运动。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政治制度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场运动只停留在器物方面。
第二次是“既合古训,又合时势”的戊戌变法,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变法最终失败。
第三次是义和团运动。蒋先生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前两次运动背道而驰,是一次反现代化、反洋务的运动。它背离了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注定要失败。同时得出“历史不可逆转”的结论。
第四次是资产阶级革命。作者高度认同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民计划,认为三民主义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与民族复兴
在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方面,蒋廷黻先生认为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他对中国的现代化充满信心。
从这个角度出发,蒋廷黻先生以现代化为视角,以近代史上所有关于现代化的人和事为研究对象,以“这个人或事能否带领国家走向现代化”为评价标准,深入剖析了四次民族复兴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大部分观点与主流观点一致,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成就和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人物的历史地位。
但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蒋廷黻先生在本书中为洋务派的“软弱妥协”和“不彻底”进行了辩护,认为李鸿章等人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物质改革已经遭到了当时人们的反对。如果政治体制进一步改革,人民不允许他,所以不敢(或不能)进行政治改革。
关于戊戌变法,蒋廷黻先生高度评价了戊戌变法,因为他关于国家现代化的主张与维新派提出的主张相似。
关于义和团运动,蒋廷黻先生认识到他的“反西方、反现代化”的思想背离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所以对它的评价很低,称义和团运动为“义和团运动”,称其参与者为“义和团”。其评价之低可能与当时存在的阶级偏见有关。
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蒋廷黻先生持高度承认的态度,认为这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并高度赞扬三民主义。
限制
由于蒋廷黻先生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但有些过时,这在本书中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片面地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而不能正确理解“西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例子,现代化可以有很多模式”
二是片面赞扬在中外冲突中主张妥协退让的人,而对主张坚决斗争的鹰派则多有批评。认为“近代史上大多数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爆发的原因是中国人不了解国际环境”。主战派狂妄自大,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主和派则是了解国情和世界大势后的理性选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和平派大多对国际局势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只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一味妥协让步以求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蒋廷黻先生片面强调妥协退让,在当时和现代都受到批判的原因。
致敬前辈,继续前进。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开始正式与西方世界打交道并逐渐加深的历史。现代中国各有利弊。
只有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那段不断被探索的历史,分析原因,才能从中吸取教训,获得力量,才能更加恰当地认识和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束
作者:bug。一个热爱生活的95后女生。
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扫码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的《虫虫爱学习》干货分享|学会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