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护佑亿亩农田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10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既要种好粮,又要保护好土地——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1亿亩耕地》的报道。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推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八日电。10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既要种好粮,又要保护好土地——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1亿亩耕地》的报道。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努力谱写中国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其中“在主要风沙口、沙源区、沙道区实施冬季免耕留茬制度”被列为“统筹风景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主要举措之一。

免耕留茬,看一些专业词汇,内蒙古农村很多农民都很熟悉。“地少耕了,秸秆一盖,风不卷沙。”短短十几个字,揭示了以免耕留茬为主要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方法和效果。为了研发和推广这项技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已经耕耘探索了20多年。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其中70%以上位于内蒙古。但这里干燥多风,沙尘暴频发。肆虐的沙尘暴带走了农田肥沃的表土,退化的农田占内蒙古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

为了恢复农田土壤健康,内蒙古农牧科学院院长陆展元带领团队在农牧交错带研究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既保护了农田安全,又筑起了生态屏障。

用科技的力量让地球收获

十月初,黑土肥沃,秋收正如火如荼。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画”出一条条直线,收获的大豆玉米堆成小山。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让黑土逐渐恢复到了以前‘挤黑土取油花’的模样,地里的收成越来越好。”阿荣旗福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富开着收割机在丰收的田地上高兴地说。

近年来,阿荣旗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全旗497万亩耕地中有30%以上实施了保护性耕作。秋收时节,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保护性农业研究中心课题组来到阿荣旗示范应用小区进行测产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增产20公斤左右,玉米增产50公斤以上。

20多年来,陆展元一直致力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他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既能保护农田生态,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实现高产稳产的可持续耕作技术。其核心技术是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杂草控制和轮作。”

陆展元常年奔波于内蒙、山西河北等省份,带领团队成员修复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壤健康。“农业的基础是耕地。没有健康的土壤,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农业。保护和利用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我们农业科研人员的宗旨。”陆展元说。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发现,秸秆残茬覆盖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结合合理的耕作措施、施肥技术和水肥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据研究计算,五年内可提高农田肥力0.5级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15%以上,有效提高农田质量。此外,这种残茬覆盖免耕播种还可以减少冬春大风对农田土壤的侵蚀,拦截农田水土流失,减少农田扬尘50%以上。

“‘懒’耕地节省人力,但收成更好。”崔富说,“这真是用科技的力量让大地丰收,让农民欢笑。”

这种“让土地和农民快乐”的农业生产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农业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评估:结果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风蚀退化严重的现状,系统研究了风蚀退化机理、土壤固土减蚀技术与装备、土壤肥力改良技术及保护利用模式,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今年9月公布的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陆展元主持的“北方农牧交错带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与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

沙尘暴引起的农业研究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源于对生产更多更好粮食的期待,也与二三十年前北方地区春天的沙尘暴有关。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在研究沙尘暴的主要来源时,科学家发现在飞扬的沙尘中有大量来自农田的肥沃表土。

过去,中国的农业生产大多采用深耕制度。这样,翻耕裸露的农田,在冬春干旱、大风、冻融的条件下,极易造成风蚀和水蚀,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农田的表土也就成了扬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20世纪90年代,对旱作农业的研究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的过度开发和翻耕,不仅会造成沙尘暴危害,还会导致土壤退化。他深刻认识到提高耕地质量的紧迫性,这不仅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也是种粮人民的深切期盼。2003年,陆展元和几个同事借助旱作农业的研究优势,开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冬春季是保护性耕作田间观测和研究的关键时期。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经常蹲在地里几个小时进行采样和测量,直到他们的手和脚被冻住,耳朵被沙子填满。有时候,为了赶上农忙季节,他们中午只能用凉水啃两个干馒头,团队里很多上了年纪的科研人员从此胃痛。常年和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一起工作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德健回忆说:“最头疼的是铺位的安排。那时候我们经常住在老家,男女科研人员都只能挤在一个大同店。”

一年春天,团队中的几名研究人员前往呼伦贝尔市的特尼河农场,对田间土壤剖面进行采样。突然,远处一堵沙墙滚了过来,让人站不稳,拿着铁锹摇摇晃晃,刚好把土挖出来。风裹着灰尘,掩埋了采样坑。“我们一铲一铲地挖,却赶不上风葬的速度。那天两个小时,我们就吹走了5厘米耕过的农田表层土。”内蒙古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建国回忆道。

“农业科研比耐力,比责任,比奉献。”陆展元说,农业科研周期长,成果产出慢,直接效益小。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验证试验和生产示范进入推广阶段还需要两三年,也就是第五年、第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在保护性耕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他们找出了多模式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在降低风速、风蚀和水分蒸发方面的机理,明确了留茬覆盖是该地区抑制沙尘的最佳方式,并量化了留茬高度和主要作物覆盖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其中“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00年度。

保护生态,农民也要增加收入。

“出差忙,实验室忙”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多年的写照。来自田间的样本和数据历经艰辛诞生了新技术、新模型,而将这些成果从实验室带回田间也是必然的。

“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深耕作业,很多农民一时难以接受。”内蒙古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说,”而且,保护性耕作技术首先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发挥作用。短期内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农民也无法理解这种‘懒耕’的种植模式。”

在示范领域取得成果的技术,在大范围推广时屡屡碰壁,课题组成员不甘心。”科研的困难已经克服,我们不能在晋升的门槛上绊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课题组自筹40多万元,编写了《蒙中保护性耕作技术比较》科普画册,印制了17万册,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张德健说:“最好是风一吹就提醒农牧民保护性耕作,炉子生火捡秸秆的时候提醒他们秸秆覆盖。”

科研人员在给农民做技术讲座时,总是询问他们种粮的需求和困难,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协调农民增收。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研究员程说:“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保护农田生态,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率。在传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基础上,以秸秆还田、少耕不整地为主体,越来越少交替、规律深松浅翻的旋耕沃土新体系、新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也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降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成本,课题组还将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机企业联合开发制造高性能农机装备,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农民。虽然团队赚的少,但是成果转化快,技术普及了,农民也逐渐富裕起来。此外,研究团队还与化肥企业合作开发了保护性耕作专用复合肥、缓释肥和微生物菌肥,在内蒙古及周边省份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我们买化肥的时候,会找内蒙古农科院联合开发。在田间使用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内蒙古扎赉特旗八一农垦牧场种植大户苏说。

截至目前,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团队的技术成果已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乌兰察布等8个市广泛推广,并在吉林、河北、山西、甘肃、宁夏等生态相似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进行了示范应用。该技术累计推广2.6亿亩,农作物增产192亿斤。

为了实现“让健康的土壤出好粮”的目标,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的团队还在努力。程说,内蒙古现有耕地面积1.72亿亩,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六位。而内蒙古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20毫米左右,全国9%的耕地只占全国地表水资源的1%。水土资源矛盾极为突出,迫切需要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进入秋收季节,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就奔赴各地调研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他们总是说:“当你触摸土壤,看到这种颗粒,你的心就会踏实。”他们一辈子都在农田里“扑腾”,希望这一次不要停下来,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技术,让更多的农田土壤恢复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7023.html

(0)
上一篇 2024-04-02
下一篇 2024-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