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园在哪儿,中关村软件园有限公司

中国网讯10月24日,这条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物理学会的好消息刷爆了朋友圈:2024年度巴克利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

中国网讯10月24日,这条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物理学会的好消息刷爆了朋友圈:2024年度巴克利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

巴克利奖迎来了70年来第一位中国获奖者,创立于中关村软件园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激动不已。中关村软件园也更加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前瞻性布局量子产业前沿领域,中关村软件园步入正轨。

中关村软件园在哪儿,中关村软件园有限公司量子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前景无限。以量子计算的发展为例。2022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为101.3亿美元。据ICV·坦克预测,到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25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6.89%。

下一个万亿市场在哪里?中关村软件园会诞生哪些奇迹?10月26日,记者走进中关村软件园,试图一探究竟。

领先!在量子“风口”起飞

在全球尖端科技竞争的大潮中,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在世界量子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据统计,中国申请专利的比例达到52.3%,远远超过日本、欧盟、美国和韩国。细分来看,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量子传感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这些引领中国量子产业快速发展的企业,很多都位于中关村软件园,比如国盾量子、郭克量子、本全量子、百度、腾讯、神州信息等等。

在中关村软件园,量子技术正快速走向实际应用。

世界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诞生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近年来,这一新型研发机构在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2023年,袁志良团队首创了量子密钥分发的新型开放架构,利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了615 km光纤量子通信,为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

国盾量子致力于以量子通信技术服务国家信息安全,已应用于京沪干线、北京、上海、济南、合肥、武汉等城域网建设和墨子量子卫星地面站,为金融、电力、政务、国防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目前,中国已有超过6000公里的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使用了国盾量子产品,并正在上线运行。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零部件上,国外垄断被打破。同时,国盾量子还牵头制定了8项国内外标准项目,参与了21项,在相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制定量子通信标准中发挥了“中国力量”。

百度量子先后发布了云上量子脉冲系统、云和体的量子机器学习平台、工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等一系列平台化产品,并由此形成了全平台的量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打通了从硬件、平台到应用的全链条,实现了从量子芯片到量子应用的转变,使量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神州信息与国盾量子紧密合作,探索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自主研发数据加密传输、安全终端接入、安全即时通信、安全视频会议、安全数据加密等典型解决方案,推动量子安全通信与传统安全设备或用户业务应用的结合,解决金融、政务、互联网等国家重点领域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

目前,除了众多有实力的量子业务相关企业外,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等重点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均落户中关村软件园。园区形成了覆盖基础理论研究和市场应用的各具特色的量子产业链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量子产业的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中关村软件园有望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量子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中关村软件园众多量子企业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飞跃!每平方公里产值1830.5亿元。

在中关村软件园,今年2月发布的《中关村软件园2022年发展调研报告》显示,中关村软件园2022年总产值4759.3亿元,比2021年增长10.8%,每平方公里产值达到1830.5亿元。园区企业在R&D投资613.4亿元,比2021年增长20%。R&D投资增速超过收入增速,R&D投资收入占比12.9%。

园区产业生态日臻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关村软件园来自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超过99%,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收入占比94%。该园区加快了国际开源创新社区的建设,拥有293个明星开源项目。

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2022年,中关村软件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占比45.3%,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收入增长。以联想、曙光、浪潮为代表的企业充分发挥低碳算力优势,积极投入“东算西算”工程;以滴滴出行、易捷行运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布局开源生态建设;以百度、科大讯飞、汉王科技、慧眼科技等为代表的AI公司技术领域涵盖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生物识别…

此外,中关村软件园自主创新活跃,先后落地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博士后研究中心超过20个。涌现出“知识增强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相位量子态和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通信系统”等颠覆性技术成果,成长起数字绿地、中科汇联、田芸融创等1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尽管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但中关村软件园的产业规模将在2022年增长10.8%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产业结构也将呈现新的特点。

一方面,园区的产业基础保持了基本稳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盘。从2023年的发展趋势来看,2022年百度、腾讯、网易等平台企业巨头开始走出低谷,实现正增长,其中百度增速达到12.4%。这些大公司的良好表现将使园区的整个产业保持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得益于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园区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热点,园区产业新的增长极正在形成。近年来,园区布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人、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与无人机、物联网、新创、量子技术等前沿产业领域已初见成效。

例如,能科科技抓住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布局生产力平台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华为、AWS等全球巨头开展生态合作,实现20%以上的逆势增长;华如科技紧跟国家战略,为军工企业提供深度服务,紧跟用户对创新、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和安全的新需求,投入足够的R&D力量,推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23年上半年实现23%的增长。此外,慧眼科技、智芯仿真、中科空管等代表性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

突破!为技术创新服务

面积仅2.6平方公里,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的前沿,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智能网联等领域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国内软件信息行业智力更密集、创新更活跃、产业更集中、单位经济产出更高的科技园区之一。中关村软件园是怎么做的?

“以科技创新服务!”中关村软件园相关负责人解释了其中的奥秘:以园区工业大脑为数字化中间平台,结合IT、互联网企业的R&D、测试、运营需求,中关村软件园持续迭代数字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工程实验室等R&D平台,提供超级连接、超级计算、共性技术支撑的公共技术服务;通过“自建+共建”的模式,搭建了5G适配验证平台、AI开源算法、工具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帮助科技企业缩短创新周期,提升研发能力。

围绕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软件园一方面通过金种子培养、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新大赛等方式,加强社会创新项目的资源积累和储备;另一方面开创了“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财大创等国家级、市级双创平台,积极汇聚创新项目源,挖掘、筛选、孵化优质项目和团队,推动全国高校高质量创新成果在京转化;还组织了一批龙头企业与100多所高校合作,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答疑”的模式;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的指导下,实施了“千校千企”合作计划,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创新中心。并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带动创新项目或重大项目的转化和落地。

中关村软件园围绕硬科技创新,构建了“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的创新孵化体系,探索出“竞赛、会议、运营、孵化、投资”的特色孵化模式,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目前,园区正在加快培育“耐心资本”,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探索基金投资、股票期权试点,激发早期投资活力。产业投资已覆盖种子期、天使期、成长期和Pre-IPO期,已与100多家创新创业企业签订了100多份股票期权,建立了股票期权纽带。

中关村软件园通过做长创新链、强化服务链、延伸价值链、打通资金链,先后培育了司文海辉、网易有道、软通动力等27家从苗圃到上市的企业,诞生了小菊科技、跟谁学、立方通支付等一批独角兽企业,以及中科讯飞、启明星辰、国盾量子、建安捷思等一批核心科技企业。

此外,中关村软件园在不断优化园区创新环境的同时,注重提炼核心能力和优质服务产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运营创新体系,为无边界服务拓展提供了系统支撑。

例如,中关村软件园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与前沿科技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智慧产业生态链,基于真实需求打造数字双胞胎、智慧大脑、5G+MEC、智慧交通、云数字营销等应用场景,使园区成为开放的实验室,作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走向市场的第一站,支撑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突破和升级。

据悉,中关村软件园成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平台的定位,充分发挥连接器、转换器、放大器的作用,聚集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资源,积极推进链铺设、链引进、链延伸、链强化,以协同创新培育园区产业生态,形成了产学研金融一体化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大中小一体化,充分激发园区创新活力,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无止境,服务不止步。”中关村软件园相关负责人总结,中关村软件园“永远在路上”,打造高品质园区,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两区”高水平建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6968.html

(0)
上一篇 2024-04-02
下一篇 2024-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