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养老,南通养老机构排名

谁来养老,去哪里养老? 江苏省南通市养老现状观察之一 我朋友是独生女。饭局前不久,我爸妈因为摔跤做了置换股骨头的手术,走路要靠助行器。“房间空小,两个老人经常用助行器互相碰

谁来养老,去哪里养老?

江苏南通市养老现状观察之一

我朋友是独生女。饭局前不久,我爸妈因为摔跤做了置换股骨头的手术,走路要靠助行器。“房间空小,两个老人经常用助行器互相碰撞。家里要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撞车’。”朋友说完,充满笑声,接着是沉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中国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养老压力陡增。谁来养老?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人还在思考,很多人已经面临选择。

没有孩子靠自己。

江苏南通是著名的长寿之乡。1982年,南通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7年,比江苏早4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通60岁以上人口有23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01%,现在比例已经上升到32.75%。南通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养老第一责任还是在家庭。但是,子女在城市定居后,除非子女希望他们去城市,否则大多数老人都选择留在农村。靠孩子还是靠自己?它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

南通市通州区师宗镇是建筑之乡。大量中青年常年在建筑公司工作,该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45%。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城市定居,但老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不愿意离开农村的自由。

师宗镇党委书记龚志军曾经带着母亲到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老人每天只在家看电视,偶尔下楼转一转。“等我把农村的房子装修好了,她就再也不想在城里住了。”

通州区先锋街70多岁的蔡龙,一直经营着自己的色织厂,即使女儿女婿一再邀请他进城安享晚年。“我不想和女儿住在一起,我不习惯。隔壁老张和他儿子在镇上呆了几年,人也变得迟钝了。一上楼就没动静了空。时间久了,我也不傻了。农村在城市怎么会舒服!”

如果说60岁以后是老人,农村老人绝大多数是不安分的。崇川区幸福街道官园村66岁的许每天忙着送货、接单。他名下的汇卓印章有限公司也雇佣了村里的“小老人”,每天都来上班。在他们眼里,六七十岁还是玩的年,远没有到“退休”的年龄。

海安市海安街道唐三村75岁的高永平几乎每天都在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打牌。他心安理得地退休了,妻子却忍不住,坚持要去工地找工作。“那么瘦,还要提着泥桶爬上爬下,一天的工资也就80多元…哎,我打不过她,她忙她,我玩我的。她最终会回来的。”高永平每月退休金2800多元,两个女儿都在外地结婚。

农村人习以为常,即使子女孝顺,很多老人也不愿意被动地和子女一起成为“城里人”,因为一旦进城,就“不接地气”,不舒服。有些老人在农村身体很好,进入城市就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当我回到农村时,这些症状“神奇地”消失了。

当然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精力充沛的老人可以选择住在哪里或者住在哪里。但是当他们真的很忙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选择一个家。会在哪里呢?

莫道桑宇迟到了

与躁动不安的农村老人不同,城市老人在自由和成就感上可能不如部分农村老人,但城市老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上,除了上班的人群,还有行色匆匆的老人。他们大多数去购物。他们知道哪里的食物便宜,哪里的食物种类多。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锻炼是“不得已”的选择。首先,你应该找点事情做。其次,保持健康也可以给孩子减轻一些负担。广场舞在中国流行,“广场舞大妈”成为一个特别有影响力的群体,其中不乏老年人。

棋牌室是最容易聚集老男人的地方。在海安市海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颇为“壮观”的扑克场面——100多平方米的棋牌室,10多张牌桌坐满了老人。

这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免费提供棋牌室,还有电影观影室、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培训场所等等,但棋牌室最受欢迎。像候鸟一样,周围的老人一大早就像潮水般涌来,棋牌室一位难求空 seat。中午,他们如潮水般地走了,中央的门是空的。下午又涨潮了,过了三四点又退了。到时候老人们要么去学校接孙子,要么回家准备晚饭,也拦不住。

很多农村老人想打牌,不仅没有合适的场地,还缺少“伙伴”。通州区师宗镇爱民村党支部副书记邢超有一次想帮老人打大豆,老人说:“我不要你打大豆,你为什么不和我打牌?”邢超很尴尬。在工作时间,他可以帮助老人,但不能和老人打牌。

“人们会说,不就是一个棋牌室吗?不过,公共且免费的棋牌室最受老年人欢迎。”海安县民政局局长余笑着说。

不同的老人群体有不同的追求。通州区金沙街朝阳小区有一个银杏合唱团。每周二、周五下午,50多位老人会集中排练,场地在社区办公楼二楼。他们经常参加社区、街道的文艺演出,很有成就感。他们还自己筹集资金,并聘请一名退休的音乐老师来培训他们。社区在小区一楼协调了a 空 house,面积50平米,准备改造成老人活动室。到时候银杏合唱团的日常排练和训练都可以搬到这里,不用再爬楼梯了。

城市里的一些“小老人”还在发挥余热。2020年,朝阳社区成立了“时代朝阳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65岁以上。他们为年老体弱的老人提供服务,如走访社区的五位孤寡老人,协助日常网格巡查,帮助宣传引导移风易俗、文明风尚等。

南通市崇川区还成立了居家和社区养老协会,争取各级财政资金400多万,指导“老来乐邻里兴趣社”、“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等500多个老年人互助服务组织,提供爱心敲门、日常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务,努力帮助那些独居、空巢、失独老人告别“在家一灯,出门一锁”的冰冷。

无论他们晚年幸福还是活跃,如果他们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孩子来说都是晴天。

谁来养老?

“小老头”总有一天会变成“老头”。他太忙了,不能动,需要有人照顾他。他会选择在哪里退休?据记者调查,南通大部分60至70岁的人还是习惯家庭养老,而40至50岁的人已经基本接受以后去养老机构。

通州区师宗镇爱民村的葛年轻时也赚过一些钱。78岁了,还在打扫卫生。“养老院肯定是不去了。只要有一方忙,这对老夫妻就会互相扶持。如果只剩下一个人,那就去找孩子。”儿子在附近小区买了一套200平米的商品房,这是葛未来的住处:“如果我去养老院,别人会笑话我和儿子。我不是没钱,而是不能花钱。”

南通 养老,南通养老机构排名5月30日,海安市曲塘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在院子里闲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旭东摄

爱民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燕说:“很多老人说不想去养老院,舍不得花钱,主要是思想没变,还有一个面子问题。平心而论,谁不想放松一下呢?辛苦了一辈子,谁不想开开心心地安度晚年,却又要忙忙碌碌呢?他们的思想还是保守的,不一定完全真实。”

很多老人对钱的需求不高,但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独居老人。“白天,他们还可以出去散步、钓鱼、打牌。晚上,他们真的是一个人。去了养老院,至少可以多几个音箱。”张小燕说,说服老人去养老机构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很多人还在纠结以后要不要去养老机构。纠结的原因不仅仅是钱,还有对养老机构莫名的担忧。

“养老院怎么会有在家的自由?需要有人管理,缺少亲情和温暖,这是一个冰冷的过程。吃饭有规律,你吃不吃,人家都不会理你。”通州区东社镇唐红村的邱建说,以后他们这一代人突然走了是好事,还怕不死拖累孩子。他和公婆约好了,以后一起住,互相照顾。“谁身体好,谁就更努力,最后一个死。除非万不得已,我肯定不会去养老院。”

对于农村的“五保”、城市的“三无”,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乡镇有敬老院,县城有福利院。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养老院、福利院虐待、凌辱老人,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至今仍是很多老人的心理阴影。

邱建60岁了,很快就要退休了。“我这一代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可以互相照应。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女儿女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要面对四个老人,以后养老压力很大。如果没有适合养老的地方,他们简直太忙了。”

不仅害怕去养老院,还担心家里孩子负担重。jank的纠结是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因为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要赡养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老人。

大量的农村老人,在自己还活跃的时候,坚持留在农村。当那一天到来时,他们必须做出选择。疗养院不一定是选择之一。

“9073”养老金现状

“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眼看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十将军镇党委书记龚志军经常自问,只有很多问题,单靠一个乡镇解决不了。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努力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 nest、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南通市率先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界限,将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和辐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连锁养老”模式,形成以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崇川区民政局副局长姚表示,目前我国的养老现状是“9073”,即90%的老人在家养老,7%在社区养老,只有3%会选择去养老机构。“现有养老机构38家,床位近7000张,老年人入住率近60%。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还有空间的增长。也可以看出,提高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姚说,养老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存在城市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强、农村供给能力弱、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二是服务质量不高,医养深度融合不够,养老专业服务力量不足,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不高。三是产业发展滞后,养老服务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养老投资机构小而散,产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为保证每个社区都有养老“阵地”,2020年,南通市通过政府文件明确新建社区必须配建养老用房,老旧社区必须通过回购方式配建,保证每百户有20平方米的养老用房,产权归政府。

“有了养老房,就无法提供养老服务,社区的养老服务一度是空心形。”南通市民政局养老处处长余浩说,南通曾经委托过第三方,比如物业公司或者社会组织来经营养老房。因为服务不专业,没有好的盈利点,没多久就名存实亡了。“后来考虑让专业机构承担社区养老服务。一是在崇川区试点,实现社区、机构、居民协同发展。目前崇川区所有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都是由专业机构运营的。”

另据了解,南通市近300家专业护理机构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后,以执业护士和持证护士为主的专业护理队伍已基本覆盖所有失能、卧床和慢性病老人。比如申城小海养老院,位于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小规模的养老机构。小海养老院及其两家老年旅社共有40名工作人员。除了照顾好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还为身边的4000位老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如助餐、助浴、助医、精神慰藉等。这说明南通的“连锁养老”运行有效,护理专业机构照顾了其他百分之九十七。(记者朱旭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6749.html

(0)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 2024-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