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总结,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2018年8月,国家三部委: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强调高校要践行“四个服务”,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2018年8月,国家三部委: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强调高校要践行“四个服务”,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既是我国大学的办学之本,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根本遵循。此后,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本科院校“双一流”学校建设项目名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成为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意义重大。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双一流大学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以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为基础,旨在加深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实验研究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一些高校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使得基础实验课流于表面。比如在一些化学实验课的考核中,除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指导老师只根据实验报告的优劣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出分数。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和片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思考,只需要一步步完成实验过程,这就使他们成为了实验的“操作者”;其次,这种学习方式很难或者基本不可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更谈不上“因材施教”;另外,学生不需要思考的结果是思维固化,知识仅限于指导老师授课和看书,来源相对较少,知识面狭窄;最后,实验的目的是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深入思考。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和指导老师发生思维上的碰撞,阻碍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在这种情况下,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为目标,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改变学生思维固化、知识面狭窄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与实践已势在必行[6]。具体方案如下。

1、网上预习,激发兴趣

普通实验课要求学生按书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经验等填写在预习报告本上,预习工作完成,授课老师可在课前检查签字。在这种预习模式下,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的传授,无法直观清晰地了解这个实验的具体实验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除了书籍之外,授课老师还会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学校在线、爱课、银雪在线、中国大学MOOC(海量开放在线课程)、雨课堂、超星学习链接或智慧树等在线教学平台中相同课程的海量开放在线课程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授课老师的介绍进入课程,观看视频,了解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真正做到课前“心中有数”。比如“邻菲罗啉测定铁”实验,需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铁离子的含量。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见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他们很难理解仪器的操作,更不用说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了。针对这种情况,导师推荐了中国大学MOOC的相关课程,并介绍了网络上的仪器操作视频资料。观看视频后,学生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样品制备等有了初步了解,然后进入课程听讲师深入讲解和答疑,对仪器的使用和测量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增加开放实验,探索未知实验现象。

读书不思考容易被误导;如果你只是想而不做任何事,是很难有成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教学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相关仪器和用理论知识得出结论的能力,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培养目标下,导师在原有的实验安排之外,增加了一个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开放性实验。开放式实验是一种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优点于一体的相对综合性的实验方法。比如在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指导老师不再推荐相关课程或视频,教材中也没有针对这个实验的具体设计,要求学生主导实验的前、中、后全过程,始终充当“探索者”,从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和步骤到独立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试剂方面,指导老师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份试剂清单,要求学生尽可能从现有的试剂中选择。必要时也可以单独购买,以保证学生自主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研究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操作或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前的实际问题,与导师一起讨论、设计并付诸实施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这也属于开放实验的范畴,是一种为科学研究和探索而创新的开放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比,具有突出实验内容的自主性、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实验方法和手段的探索性等特点。

3、联系理论,深入探索。

在以前的课程中,学生在完成预习报告和整个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添加实验数据,加工填写实验报告本,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学生预习报告与实验报告数据不符,抄袭他人数据,或编造数据等。有了这样一节课,指导老师就不再在黑板上公布实验原理、步骤、空数据记录白表、数据处理方法,而只是在黑板上显眼的地方提醒学生个别重点内容和实验注意事项。课程中,导师提问,学生课堂口头回答,检查预习。之后,指导老师随机挑选几个学生演示部分或全部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演示结束后,选择其他几个同学对刚才的演示进行回顾和评价,并说出演示中的亮点和不正确的地方,供其他同学改进。完成学生总结后,指导老师联系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做最后的总结和纠错,给每个参与的学生单独点评。最后,根据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课后思维总结,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分数或实验评级(如A+、A-、B+、B等。)都是当场给的。

总之,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以上方式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出真正适合林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6697.html

(0)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 2024-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