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8月20日,在教育部教师司、中国科协科普部的指导下,内蒙古科技馆2023年承担的“在馆校合作中提高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项目“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培训”主题培

8月20日,在教育部教师司、中国科协科普部的指导下,内蒙古科技馆2023年承担的“在馆校合作中提高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项目“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培训”主题培训已圆满结束。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西藏、兵团等地区的110余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通过听取专家的丰富报告,与会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工作坊的形式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的全过程,结合科技馆的展览展品资源完成课程开发任务,对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

“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每一位老师都记录下自己在培训中的所学所想所感,并在这里继续展示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排名不分先后)

“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叶昊,甘肃省甘南合作第一小学的老师。

最难忘的是参观内蒙古科技馆的实践。在博物馆里,我们亲身体验了各种科普展品和实验设备,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科学实践的感受。内蒙古科技馆的两位辅导员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案例,分享“降噪专家”和“谁动了我的鱼”。科技馆的资源被应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一,他们的内驱力被充分激发,孩子们想学习,享受学习,热爱学习。二是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学会像科学家一样解决问题。第三,科学学习有强大的保障,科技馆的众多资源是孩子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为州直学校,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学校科技馆的展品,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他们会更加自信主动地参与到理科学习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理科、解决问题,尽可能缩小地域差异,让理科课真正上好!

“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学的夏果老师

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体会到了项目式教学的优势。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我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和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中科院郑永春博士的科学教育观和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以及科技创新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性。我要注意两个关键词:跨学科和核心素养,用立体化课程设计的理念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在现实生活的整体环境中充分激发孩子创造和理解世界的欲望。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调查、探究、讨论、设计、制作、反思、改进、评价等多种教学形式自觉、主动地学习。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学习项目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了解和参与,脚踏实地地通过实践体验深刻感知项目知识,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原理,为设计和创新项目奠定基础。

“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训体会(三)

叶佳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科技馆科技参赞

作为一名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除了科技馆独立开展的日常活动外,还要更加注重与学校资源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教学形式,从而增强场馆学习的趣味性、参与性、有效性和创造性。目前,我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还存在活动资源个性化不足、内容形式传统、评价环节薄弱、馆校合作不畅等问题。针对图书馆和学校合作不好的问题,我个人进行了深入思考。相关活动通常开展前,场馆开发商与学校老师之间缺乏沟通,活动基本由科技馆策划,导致教育活动与学校课程关联性差。本次培训采用实践体验的方式,让科技辅导员和学校理科教师从选题、制定方案、设计活动、生成方案、评价成果交流活动等方面共同合作完成课程设计项目。也让我对学校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项目化学习课程的设计和实践能力,拓展了科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来源:内蒙古科技馆展览教育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6517.html

(0)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 2024-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