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让大人和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共担责任、相互尊重和关爱。在里面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孩子不良行为的动机,以及我们在遇到这些不良行为时应该怎么做。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你是想“赢”孩子,还是想“赢”孩子。
“赢”一个孩子,就是大人用控制和惩罚的手段打孩子。这种方法往往会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失败会导致孩子的叛逆或盲从。这两种品质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赢得”孩子是指大人保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配合大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孩子才会愿意配合你完成合作。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孩子,还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孩子。我仔细想了想,大概会“赢”更多的孩子。我们会用各种惩罚或奖励的手段来控制孩子,让他们跟着我们的想法走。比如,你强烈命令孩子“放学后马上完成作业,不做完不能吃饭”;或者你可以哄着说:“你一回家就写作业,我就奖励你一颗糖”。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也许他们一开始会有一些效果,见效快,但是时间长了,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想让我听话增加筹码。症状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副作用很大。
正面管教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做作业,并设置一些限制条件,比如“什么时候做作业由你决定,但电视只能看半个小时,而且必须在你做完作业之后”。当孩子违反限制时,带着尊重问他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下次如何避免同样的问题?”这种做法虽然见效慢,但确实是在弱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是在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是要“赢”孩子还是要“赢”孩子?
想要“赢”孩子,怎样才能改掉“赢”孩子的习惯,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一致?在书中寻找答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