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语录50条,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经典语录解读

作者:王海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哲学家活在对话中,死在独白中。哲学对话不仅是哲学家与时代、现实与经典的对话,也是哲学家自身与其

作者:王海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哲学家活在对话中,死在独白中。哲学对话不仅是哲学家与时代、现实与经典的对话,也是哲学家自身与其他哲学家的对话。它深刻地包含了哲学家在其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中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哲学家融理论思辨与生活经验于一体的思想智慧。由先生和臧教授合著的《来自历史深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以下简称《对话》)记录了一位年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一位年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对话。这段对话来自历史深处,呈现了历史深处的哲学之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语录50条,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经典语录解读基于“对话”体裁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任何哲学理论都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哲学家对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因此,在原始意义上,哲学家不是靠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术语、干巴巴的判断或命题、抽象的原理来表达对上述问题辩证关系的理解,而是简单地追问困扰人类的重大现实问题,用通俗的谚语表达人类存在的智慧。《谈话》最显著的特点是,回归哲学的原始语境,不是一本正经地证明和表述的哲学理论,而是在“轻松的谈话”中走向历史深处,来自历史深处的哲学问题。

访谈对话作为一种文体,可以相对灵活地传播谈话内容,使思想的交流具有真实的存在感。《谈话录》的魅力在于采访和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不严肃地谈论经典和道家的场景。回顾哲学发展史,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的《论语》,甚至王阳明的传记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这些经典中,“对话”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命题到命题的逻辑论证,而是用喜闻乐见的话语对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无尽的回味。正如Conversation开篇所主张的:“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看似深刻,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哲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关键是用喜欢的文字分析实际问题,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对话”自然是松散散漫的。对话中,generate基于观点讨论的对话引人入胜。比如,在以“文化自信与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哲学思考”为核心的“对话”中,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当一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另一方却宣传为“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结构,增添了新的文化因素,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成就了中国。毫无疑问,这一论断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文化中断”、“文化延续”、“文化差异”、“文化对立”、“文化互补”等理论一直充斥着学术界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谈话清醒地认识到了背后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根源,重新把握了中国文化的脉搏,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基本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以及未来中国文化新形态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和原创性贡献。由此形成的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化内在地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理念化为实实在在的制度文明,为实现人类美好生活贡献中国智慧。

在思想的“对话”中,Conversations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系统的哲学专著中前所未有的场景:“充满激情的思想是青春的模样”,“充满青春模样的思想是激情的”!“当午后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时,他(陈先达先生——引者注)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反映出历史的厚重感”。这样温暖的哲学“对话”才是一个哲学家应该有的样子,并且永远伴随他的一生,与之相匹配的哲学必须是通俗的、温暖的、可信的、可爱的。

“问题意识”引领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探索

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包含重大理论问题,任何重大理论问题都代表重大现实问题。“问题意识”是哲学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对话》立足于“问题意识”中的“对话”,对“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反思,为我们推进哲学理论创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从百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就在于“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谈话深刻认识到这一经验,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哲学理论现代化。谈话询问了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路径等问题,强调哲学的生命力在于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其解释力在于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和解决中国乃至人类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强调哲学不应该沦为没有现实内容的空想,而应该把问题中的哲学变成哲学中的问题。这些讨论充分显示了意识形态对话者的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基于问题意识的主体意识中,提出了一种独创性的哲学思想:把问题中的哲学变成哲学中的问题来研究,促进重大现实问题的破解和哲学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达时代内在状态的最实际的声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谈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哲学理论家要着眼于中国乃至人类的重大现实问题,用现实激活理论,用理论照亮现实,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为解决“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提供思路。

以“学术自觉”为灵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以学术理论的形式推动了自身的中国现代化,这从原则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综合创新的基本特征。《谈话》从大历史观的广阔视野中揭示和审视了这一基本特征,并为未来哲学理论的全面创新规划了道路。

梳理百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可以知道,哲学理论的创新不仅在于它与伟大实践的互动,还在于基础理论层面的理化研究。事实是,只有学习物理和化学,科学哲学理论才能保持正直和创新。《谈话记录》正是体现了上述思想,认为只有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形成的学术自觉,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面创新。在笔者看来,谈话中概括的“学术自觉”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边缘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从相互排斥走向相互对话,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吸收和借鉴。第二,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贡献:正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中,形成了一批分支哲学或应用哲学(政治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等)。这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域,突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再次,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逻辑,即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第四,论述了学术性与辩证哲学研究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强调问题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上,还因为其深刻的学术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是内在一致的。”第五,倡导撰写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即在回答中国乃至人类重大现实问题中,创造性地推动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哲学思想。因此,笔者所倡导的“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或“现实意识”的方法论原则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创新的最佳途径。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也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并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对话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思想是需要的,也是可以产生的。说话的方式,它所倡导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现有研究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研究路径的规划。阅读相隔48岁的两代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问题的对话,不仅可以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也可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创新获得信心。时代呼唤所有哲学理论家,不仅要走向历史深处,更要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为“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心任务贡献力量!这应该是对话中最大的教训。

《光明日报》(2023年5月25日第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5843.html

(0)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 2024-03-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