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

【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刘茜陈建强光明日报通讯员刘玉玉 1984年11月9日,联邦德国驻华大使费·裴毅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建议。一年后,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

【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刘茜陈建强光明日报通讯员刘玉玉

1984年11月9日,联邦德国驻华大使费·裴毅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建议。一年后,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落地天津,与原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合并,组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现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36年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探索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支柱的“中高端、硕士为主”的培养模式,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架起了一座“立交桥”。在职业教育中,学校有哪些值得总结推广的探索和经验?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国际合作”中:坚守传统与基因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需要高级专家,还需要中级技术人员。建议把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结合起来,建立几个培训中心,主要培养核电和电子方面的中级技术人员。你可以用资本援助购买设备,用技术援助进行专家培训。”1984年,联邦德国驻华大使费给中国的建议,成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发起人。正是以此为契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引进来消化吸收创新走出去”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大众“双动力”班的学生在学习实践课程。明亮的画面

凭借着国际合作的传统和基因,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重点。2017年6月,在首届留学生毕业典礼上,正在泰国投资建厂的天津金荣天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6名泰国留学生当场签订了工作合同。泰国留学生周燕非常惊讶:“没想到还没离校就被公司录用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服务“走出去”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了大批素质过硬、技能高超的留学生。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师生在工作。明亮的画面

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学校“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2016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成立蓝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柬埔寨鲁班工坊、尼日利亚鲁班工坊,传播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口碑。

KhengSambasmargde是柬埔寨国家技术学院的教师。他参与了柬埔寨蓝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鲁班工坊的建设。对于在鲁班车间接受的培训,他直言“太好了,我希望有机会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在天津市各部门的帮助下,马瑞德最终获得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如愿成为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他以“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高效利用”为研究方向,借鉴中国经验,解决当地电力短缺问题。

同样来自柬埔寨的陈美琳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被聘为柬埔寨国家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当她回顾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经历时,感触良多:“我在这里学会了中文,也学习并爱上了优秀的中国文化。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学生,我会在每堂课上和他们分享我在中国学到的东西。”

目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企业开展合作,连续9年为国际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在职业教育“走出去”中独树一帜。

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能感受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交融,这得益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多年来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不断拓展升级,上演了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戏。

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教育学院经理MichaelHendrik先生表示:“多年来,天津中德与大众汽车不断深化合作,‘双动力’项目培养的人才逐渐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西班牙专家(右一)在津任教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明亮的画面

“当得知学校和大众合作双职教合作项目时,我第一个报名,成为了第一届大众“双动力”项目机电教师班的一员,也是班里16个学生中唯一的女生。三年的双重培养,让我接触到了高端的实验实训设备、前沿的理论技术、世界500强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和贴近生产实践的岗位培训。毕业后,我所在部门的QRK(管理控制质量控制员)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2019年底大众集团“全球最佳学徒”奖。“这是2019届“双动力”班研究生尹写的学习心得。“双动力”合作项目是学校产教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之一,也是中德两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典范。

德国专家(右一)在天津与应用技术大学交流。明亮的画面

目前,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天津、中国、德国和应用技术大学逐渐成熟,并被复制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为试点,学校与博世力士乐公司联合实施“功能与软件开发工程师”人才工程。学校按照“项目+团队”的模式,在企业国际化团队中开展了工程机械软件系统知识学习和软件架构开发的实训实践,成功将“双元制”模式提升到专科层次,真正应用到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中。2019级德语专业学生杨晓雪是中国特色双元制模式的受益者。杨晓雪告诉记者:“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让我提前接触了工作环境,深刻理解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持续广泛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优势。目前,学校已与大火箭、空客运、天津航空空和中广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荣成集团共同发起建设“天津金属材料与质量管理工程产业学院”,与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共建“碳中和应用技术与职业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职业创新。

在“创新与创业”中:彰显特色与追求

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区二楼的一栋小楼里,有一个“创业工场”,是专门为负责“双创”教学的老师设立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向老师提问,开展“双创”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和追求。学校构建了“政产学研资”六元协同双创教育体系,政校企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累计注册企业326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基地”。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选手正在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钳工贸易比赛。新华社

李是斜杠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今年刚从天津中德毕业,在校期间就已经注册成立了公司。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他积极与母校合作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实习基地”和“酷营导师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他说,在母校学习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了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创业工场凝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实现共同的理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老师在柬指导鲁班工作坊学员。明亮的画面

在2021年10月11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来自天津中德的张明喆获得全国银牌。他是通信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入学后,他参加了由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张志强教授组建的新时代学习小组。这个小组吸收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这里,张志强教授看到了他的闪光点,并推荐他加入“天使之眼”研究团队。

在这个团队里,老师们把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宝贵想法带到实验室里进行打磨。张明喆和其他成员探索知识盲区,反复修改商业计划书,熬夜美化项目报告PPT,无数次调试代码。他们在实验室开发迭代了第三代导盲产品,度过了艰难却意义深远的时光。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创新项目。

如今,用张明喆自己的话说,“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白’了。我已经从害怕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跃升到能够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这不仅源于我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也源于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让我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6日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5571.html

(0)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 2024-0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