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围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刘建国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的传说已经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 尽管这个传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对于围棋功用的介绍却是一致的。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就不难体会到围棋与教育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尧帝发明围棋的本意并不在娱乐,而是在于教化。也就是说,围棋不但具有竞技和娱乐的功能,而且更主要的是具有“益智教化”的教育功能。
先秦时期典籍中有关围棋的记载完全可以证实早期围棋的这一道德教化功能。《论语》中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于己。”尹文所撰的《尹文子》中也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收放,在我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围棋具有智力开发的功能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孟子也曾以围棋为喻教育学生:“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在中国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内容,而这其中的“数”就包括围棋在内。
● 围棋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议论教育的重要话题。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引导青少年在传统课堂之外参与诸如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围棋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就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而这对于人的智商和情商的培养与提高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对于围棋中蕴涵着特殊的教育功能一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和家长所认同。甚至有人说,围棋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教育界的一些专家们也认为:“学习围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捷径。”许多有识之士都希望围棋能走进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
围棋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充满了创新和实践的精神。学习围棋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主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让围棋进入学校并将其课程化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琴棋书画”中的音乐和书画早已列入了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而围棋作为中国“四大艺术”之一的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十分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任何理由被摒弃在教学育人的课程之外。如果说学校现在普遍设置音乐课和美术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音乐家和美术家,那么围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也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棋艺,更不是为了培养职业棋手。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开发智力、拓展思维,触类旁通地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各方面都受到教育,以提高其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对“围棋与素质教育”这一课题,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并将研讨成果付诸于实践。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深圳等大城市的很多小学都开设了围棋课,学习围棋的小学生达数以万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五十多所著名大学已将围棋列入了教学内容,相继开设了围棋选修课,有些大学还招收了围棋特长生。这里要提及的是,围棋在国外的教育中也倍受重视。日本全国有一万六千多所学校,其中就有近一万三千所开设了围棋课程。在韩国,有的大学还专门设置了围棋系。泰国有十几所大学开设了围棋课,高中生只要是获得了围棋业余段位就可以免试上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学府也把围棋引进了校园。
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些,是不是也可以将围棋教育看成是一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事呢?因为围棋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而围棋的教育意义也正是基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它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魅力。有人说,围棋就好像是一个外表很普通,但里面却珍藏着百宝的“百宝箱”,你需要什么,围棋就会给你什么。下面就来谈一谈围棋到底都具有哪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 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的思维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对事物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整个认识过程。思维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分。这两种思维虽然是由左右脑分别来完成的,但却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是由形象思维渐入逻辑思维的。倘若在儿童时期有意给以逻辑思维的训练,不仅增强其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和发展思路的连惯性,而且对形象思维也会有促进作用。在围棋 对局中,由于黑白双方都要不停地进行各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我们可以把围棋看成是一个优化思维方法的实验室。围棋棋局中所产生出来的各种奇妙图形,会作为逻辑思维的产物储存到人的大脑中,可以极好地锻炼头脑思维的条理化。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而围棋中最能够体现的就是人们思维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围棋素有“千古无同局”之说。对于学围棋的人来说,棋盘上可以任意落子的361个交叉点和自由行棋的规则,在客观上就为对局者想象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极多的机遇。这个空间能够开阔他的思路,激活他的创造灵感和表现欲望。围棋对局是从棋盘上空无一子开始的,对局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和判断,在棋盘上的任意一点落子。在棋局进行中,棋手每下一步棋都会面临多种选择,而这种选择并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
这样一来,就使得对局者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地创造出更新、更合理的棋形来。对局中,无论是布局定式的精彩设计,还是中盘搏杀时的绝妙着法,甚至在收官时走出的最佳次序,都是得益于自由自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这样说,对局者在棋盘上每下的一步棋都是一种创造。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创造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智慧和才能,使他们在围棋对局中被激发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个体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学习围棋,开发智力的有利阶段。
● 增强记忆力、计算力和应变能力
大脑的记忆是存储知识的宝库。下围棋十分有助于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学习围棋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记忆到模仿再到牢固掌握的一种上升模式,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样。在初学阶段,许多内容都是新鲜的,也是必须要牢记的。对于围棋的各种术语、基本的死活棋形、常用的布局类型和定式、常规的应对着法以及官子的大小、一些口诀和格言等,都必须在不断的记忆中加以掌握和巩固。对局后的复盘,要把原来所下过的棋再重摆一遍,这对于增强记忆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由于棋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记忆力就会从简单的“机械记忆”转变为高效的“理解记忆”,这样一来,记忆力的增强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围棋的基本功也会越来越扎实。
计算是围棋的一大特点,围棋对局的过程就像是在上一次数学课。对局中,既有微观的局部应对计算,也有把握全局的宏观计算。初学围棋时,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气的计算、目的计算,然后还会学到杀气、死活的计算、得失利弊的计算、官子的计算、胜负的计算等等。一盘棋,几乎每下一步都需冷静思考,认真计算,而这些计算都是要通过心算来完成的,它要比口头和书面的计算难度更大。
在对局过程中,双方不仅需要不断思索,反复比较,选择最佳的落子点,还要随时进行形势判断,根据双方的差距,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围棋是千变万化的,你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意图,而对方却要破坏你的意图。每当对方落子后,你就必须冷静地思考,首先要识破对手的企图,然后再筹划对策。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在心中反复计算、反复比较,排除各种不可行的下法,选择最合理的下法。这样一来,大脑的记忆力和计算力就会提高,应变能力也会随之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无论学什么,都会学得快,记得牢。在遇到问题时,头脑就反应快,有办法解决。
○ 树立整体思想和全局观念
围棋讲究整体作战,必须树立牺牲局部小利,争取全局主动的全局观念。有人会问,下围棋是双方轮流下子,为什么水平会有高有低呢?实际上,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头脑中缺乏大局观,使得棋子发挥的效率低。下在棋盘上的每一颗子不能只在某一个局部发挥作用,重要的是把它们整体结合起来,形成全局的合力,这就是围棋的全局意识。一个具有大局观的人,总是放眼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判明形势的优劣,抓住问题的重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眼光短浅、贪图小利,不顾全局的轻重缓急,只是计较局部一城一地的得失,就会使全局棋势陷于被动之中。
可以说,在围棋对弈中,从深谋远虑的布局到烽火连天的中盘战斗直至精准细微的收官,无时无刻都在考验和锻炼着对局者的全局观念和对全局的把握能力。通过围棋树立起来的整体思想和大局观,将有助于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决策能力,一个有整体思想和全局观念的人,往往能够把该做的事情安排得有条有理,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时间和人、财、物的效能,做到时间高效、财尽其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围棋是两个人的智力游戏,不需要他人参与和帮忙。因此,在下棋的过程中,对局者必须在无外界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发现棋局的关键所在。换而言之,下棋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围棋的教学中,改变了以老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学生从接触围棋开始,就要克服依赖思想。老师绝不会告诉学生每一步棋应该走在哪里。面对棋局,他们先要为自己找出问题来,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这与传统教育的你问我答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棋者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棋盘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下棋时,布局怎样构思,中盘怎样开辟战场,收官怎样选择次序,如何判断形势,如何应付对方的着法等等,都需要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
双方对弈,棋盘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对方每下一颗子就是向你提出一个问题,面对对方提出的一个个难题,你都必须用心思索,靠自己的能力来解答,靠自己思维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准确判断,采取各种巧妙的招数去战胜对手。实战中,要想使自己下的棋经得起推敲,在战略上符合棋势发展的方向,在战术上精确仔细,尽量没有漏洞,就要绞尽脑汁。这样,在一次次你争我夺、生死搏杀的乐趣中,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凡事靠自己的习惯。由于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就会增强独立面对各种事情的信心,从而锻炼独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当真正遇到各种现实问题时,就能够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应对。
○ 磨炼个人意志和性格习惯
围棋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习惯的一项活动。俗话说,“静其心、方可成其事”,“失败是成功之母”。下围棋的最终结果不是你输就是我赢,通常不会出现和棋。要想获取棋局的胜利,必须具有坚韧不拔、不惧怕失败的意志品质。围棋可以说是棋类中的“马拉松”,由于棋子下的手数多,下一盘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半个小时,多则几个小时。因此下棋时,不但需要心静、专注,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耐力。
少儿大多具有“好动不好静”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而围棋训练注意力的集中却是自然而然完成的。在下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中,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性格。经过不断的对局磨练, 不但可以养成心静专注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还能磨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十分有助于纠正浮躁、好动、自卑、孤高、精力不集中、自尊心过强、性格脆弱等缺点。
由于一局棋往往要下到最后才能确定胜负,所以任何妄自菲薄和盲目乐观都是不可取的。由这两者而引来的浮躁更会让你陷进失败的泥沼,只有意志坚定、永不放弃、在失败中树立信心,在挫折后吸取教训、迎难而上的人,才可望摘取胜利的果实。有人说,围棋既是成功教育的教室,也是挫折教育的课堂。有胜当然就有“败”。经历失败是好事。挫折教育有利于幼儿从小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因为围棋本身会使学习者始终经历着成功与失败的考验。一个人棋艺水平的提高,就是由一次次成功和失败带来的。只要经得起无数次失败的历练,就会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从而会变得更加坚强,生成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改变性格的弱点,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性格会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为人处世。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定义中,心理健康就被提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而心理健康和个人的良好性格是有很大关联的。伴随着棋艺的进步,自身的意志品质和性格会得到极大地磨炼,而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磨炼,必将会受益终身。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因难中学来的。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完全有必要。它能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走向复杂的未来人生。
● 强化竞争意识、提升进取精神
下围棋有助于强化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意识,提升自强自立、勇于进取的精神。在围棋中,黑白双方的每颗棋子完全平等,既没有等级的区分,也没有象棋那样特定的下法。双方的棋子可以下在棋盘上的任意一个交叉点上。而双方子力发挥的作用如何,就完全凭各自的棋艺水平了。围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胜负的直观性非常强,多一目就赢,少一目就输。对局者必须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而获取了一局棋的胜利,就会更加增添自己的信心。
在学棋过程中,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失败的痛苦。胜负感、荣誉感、危机感都会在学棋的过程中随之而来,上进心也会随之增强。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之所以热衷于电子游戏,就是为了追求成就感。在游戏中赢了,成就感就随之而来。成就感是自信心的基础。而自信心则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在下棋过程中,儿童独立思考,自己制定各种方案并实施。如此依靠自身的力量赢得了胜利,心中的成就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竞争是每一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面对竞争,不但要有忧患意识,更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棋盘上的拼搏,能够学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道理。这对于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是十分有益的。在学棋过程中,由于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进取精神的不断提升,会有助于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协调能力、自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将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 培养严谨作风和良好心理素质
《棋经》中说:“博弈之道,贵乎谨严”,《围棋十诀》中也讲:“慎勿轻速”。这是告诫我们,下围棋一定要认真思考,每一手棋都要深思熟虑,不可轻率落子,做到“三思而后行”,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事实上,学习围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开动脑筋进行各种选择的过程,就是在每一步棋的选择、比较中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在下棋时,从始至终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精力集中,仔细斟酌,头脑中要不断地进行缜密地分析,不断地问自己这颗子为什么下在这儿好、下在那儿不好?只有在这样不断地自我反省的过程中,才能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缜密、严谨的作风。要知道,围棋中的主要课题不是如何战胜对手,而是在于如何把握自己。在两个人的对局中,胜负往往不是取决于对手的强大,而是取决于你失误的多少。要有控制和把握自己情绪的能力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只有先战胜了自己,才能最后战胜对手。
《围棋十诀》中特别强调“不得贪胜”。贪胜心强,就会不顾棋理,失去理智地蛮干,你越是想赢,反而会输得越惨,不是棋筋被吃,就是大龙被屠,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刚开始学棋时,有人怯阵怕输,处处退让,总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有人急躁贪胜,偏爱吃棋,一心想快速杀败对方;也有人不善于动脑,总是意气行棋,经常不加思索地随手落子。随着学棋进程的深入,这些不良的心理障碍会很快得到克服,并逐渐地养成缜密、严谨的作风,锻炼出沉着冷静、善于调整心态的良好心理素质。
● 陶冶情操、促进道德品质修养
围棋对弈,静中有动、温文尔雅、妙味无穷,能很好地陶冶情操。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围棋有“棋道”之说。围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厚重的道德内涵。清代名家朱弘祉在《官子谱》中阐明了棋道、棋理、棋艺这三者的关系,他说,“天下未有舍理而可言艺者也,则亦未有舍道而可言理者也。”就是说,不懂得棋理就不能谈技艺,而不懂得棋道就不能谈棋理。可见,棋艺、棋理和棋道是从属关系,而棋道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围棋首先是一本教人育人的教材。
有人说,“下围棋的人没有坏人”,此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可见围棋对人生和人品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学下围棋的过程就是以棋育人、教人做人的过程。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两件事,就是做事与做人。其实也可以说,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学问,先要教会孩子做人。育人是培养能力,育智是学习知识,先能力,后知识。学会做人是人生永远的第一课。
由于围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蕴含着一个大写的“人”字,人们能够从围棋中领悟到许多接人待物和如何做人的道理来。围棋讲究棋德,讲究公平竞争,讲究文明礼貌,讲究尊重对手。围棋对弈,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在以棋会友、切磋棋艺、品味棋文化的同时,自身的品格与道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高。在学棋过程中,不但能使人的智商得到提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情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谦虚谨慎的美德,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和品质。做到能客观地评价事物,客观地评价自己,远离社会糟粕,充分展示自我。
学棋时,老师会要求学生做到举止端庄、精力集中、眼不张望、嘴不言语、肢体不做小动作,胜不骄、败不馁、落子无悔、观棋不语。而这些细微之处,常常能体现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品格。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讲,通过学棋,能够培养其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团结友爱、诚实勤奋,意志坚强、做事认真、知礼仪、懂礼貌的优良品质。如果达到了这些要求,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也只能是暂时的,将来也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德的不足就无法用才来弥补了。
有人说,围棋是“神仙棋”。一番“手谈”晤对,比的是对弈者的心态、风度和修养。最高境界的对弈是人生的感悟和超越,而并不在于简单的输赢。这就印证了尧帝发明围棋的意图,即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涵养道德,培育精神。也有人总结出下围棋有五得的好处,即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由于下棋所得会使人终生受益,所以也就有了“棋如人生”、“世事如棋”、“人生一局棋”的种种说法。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旦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稳定的道德态度和道德倾向,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就会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 拓宽学习领域,领略多种知识
人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掌握知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并不是只有在书本中才能学到的,因为书本是装不下整个世界的。课外书便更多知识的获取恰恰是来自于书本之外。我们说,围棋之所以在社会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就因为它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游戏。围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涉及的学科和领域是多方面的,它与自然、历史、艺术、军事、数学、文学、哲学、美学、经济学、逻辑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知识的海洋了。
有人说,围棋就犹如迷宫一样,它会让你在逆境之中苦苦寻觅出路。也有人说,围棋更像一具魔方,它能让你在一团乱麻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去探索正解。实践一再证明,对于在增长知识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学习围棋是一种扩展视野的好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智商和情商的提高,还能接受到古老典雅文化的熏陶,扩大各种知识面,领略到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得到寓知识、寓教育、寓娱乐的一举多得的收获,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增长各方面的才能和经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他人、造福社会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实践出真知” 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对于一个特别喜欢汽车的人来讲,关键不在于你了解了多少关于汽车的知识,而是你首先要拥有一辆车,至于是新车还是二手车无所谓,是高档车还是经适型也无所谓。有了车,就有了掌握这方面知识的基础和底线。对于围棋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体会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就应参与其中,在围棋的实践中收获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作者:刘建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