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新时代美术课堂的教与学,新时期美术

5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艺术教育作为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任务。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旨在传授学科知识,使学生获得艺术知

5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艺术教育作为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任务。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旨在传授学科知识,使学生获得艺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艺术教育强调人文教育的功能。通过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他们具有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情操、美好的品格和美好的修养。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应该以人文性和人民性为根本价值取向。

人文主义又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在教育领域,人文往往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性更关注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否得到有效传承,而人文性则希望在教育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发展人性、尊严和潜能。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观宇宙”、“察范畴之丰富”,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自然、社会,走进文化古迹、博物馆、美术馆、民俗博物馆,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艺术作品的本质。

引导学生“开阔眼界,约好时间”,“积累很多,进步很小”。今天的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版画、雕塑等课程。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3D动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赋予了艺术教育更广阔的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规律,使各种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真正获得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忘心斋”“静而明”的艺术心境。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过程。庄子的“戒心”和“坐忘”提供了提高审美素质的途径。心灵只有抛弃欲望和机制的束缚,达到空、静、明的境界,才能成为合格的审美主体,获得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和欣赏。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尊重美,以一颗质朴的心获得美的感受和审美的愉悦。

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不盲从的批判精神。艺术教育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批评的理论工具,构建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形成有价值的批评精神,构建适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批评理论体系,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和批判精神的文学批评家,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民审美观。

先培养人的审美境界。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把发掘人民题材、讲好人民故事、传达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求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基本导向;着力推进经典的学习和鉴赏,在了解大师、名家的创作源泉和立意上提升审美追求;抵制网络上碎片化的文化快餐和内容肤浅、媚俗的流行元素,避免形成肤浅、浮躁、拜金的流行、低俗审美。

深植于心的,是天下的家国情怀。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艺术兴趣和追求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把对民族人民的热爱转化为不竭的创造动力。

建立审美标准,传递真善美。培养人民审美观,必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的时代精神,用细致的艺术笔触和充满时代感的艺术语言表达人民在新时代的创造,弘扬生于盛世而不辜负时代的奋斗之美。

在传承中推进民族创新。艺术教育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艺术创意与中华文化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审美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同时,在自身传统的发展中寻求与世界的超越和接轨,在世界艺术领域鲜明树立中国视角和中国风格,展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应有的自信和形象。

(作者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5173.html

(0)
上一篇 2024-03-25
下一篇 2024-03-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