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会

50000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

50000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后,随着新的伟大实践探索,这一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这一新的丰富和发展。其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意义重大,深刻阐释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为什么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答了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严密的理论逻辑。

第一,为什么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征、绿色成为普遍形式、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先导。“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成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呈现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并重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适应这种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首先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是以发展理念为先导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发展理念自然需要顺应潮流而变。因此,党的十八大后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不是来源于空,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创新发展重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重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重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重在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重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2.高质量发展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跨越“贫困陷阱”阶段时,需要能够专注于要素投入的扩大,实现以高速增长为方略的经济增长。从供给方面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成本低,生产要素丰富,各方面都有竞争力。从需求方面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迫切需要摆脱贫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它们的市场需求规模迅速扩大。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既有供给因素,也有需求市场容量。然而,当经济发展跨越“贫困陷阱”时,这种供求状况将发生系统性变化。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自2010年中国进入中上收入发展阶段(以人均GDP水平为标志,2010年中国达到世界银行划分的中上收入水平),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对经济发展条件的约束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这一变化进行了全面总结,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产能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变化、市场竞争特征转变、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方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变化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这些变化既是系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既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外在特征。要适应这种经济条件的深刻变化,保持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种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使供需在新的水平上平衡,经济保持健康发展。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不平衡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不平衡是发展质量低下的表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视量的发展,但更注重解决质的问题,这需要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有效增长。三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是客观经济规律。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其他大量国家长期受困于“贫困陷阱”,或者即使跨越贫困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也难以长期跨越,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在于能否转变发展方式。那些成功的国家在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经济发展。那些犹豫不决甚至倒退的国家,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这种上升不是线性的。当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转向质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第二,如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1.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突出了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途径。没有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就不可能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因为“只有形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化的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概括的那样,现代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发展、改革和开放更加深刻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现代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层次和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概括了现代经济制度的七个方面。要构建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均衡、安全高效的全方位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上述制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整体建设、整体推进。我们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也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如何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述了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是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际上,这就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点,即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着力从基于传统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向基于效率提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向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二要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要明确主要矛盾和要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生产端入手,可以提高生产者的效率和竞争力,包括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力、企业聚集的产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国家经济流通体系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宏观调控的重要区别在于,需求侧宏观调控直接作用于市场消费者而非生产者。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由供给侧驱动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应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事实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新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四是牢牢把握重点,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发展意义上的工业基础。五是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充满活力、宏观调控适度的经济体系。实际上,它强调的是改革意义上的制度条件。以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改革、开放有机统一的角度,阐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的要求。

现阶段应采取哪些切实措施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第三,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现代经济体系空布局;第四,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夯实基础、战略支撑、空布局、国际竞争力、制度保障五个方面,突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和行动重点。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和对新常态下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论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分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回答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持的原则和要求,部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和措施,是“怎么看”和“怎么做”的有机统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刘伟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经济,习近平,国创上头条,美好,一直在身边,历史,投资,马克思主义,牢记嘱托 献礼70周年 河南城市名片,跳槽那些事儿。50000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2024-03-24 14:1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4550.html

(0)
上一篇 2024-03-24
下一篇 2024-03-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