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守校规校纪,促优良学风,严格的校规,校纪对学生的重要性

50000 编者按: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并于当年9月起施行。《规定》着力增强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立德庶人的根本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

50000

编者按: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并于当年9月起施行。《规定》着力增强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立德庶人的根本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文化自觉。《规定》实施一年多来,对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今天开始,我们连续发表三期评论文章,从用好校规校纪、学生自我管理、营造良好学风等角度,探讨《条例》在未来大学生管理中的关键导向作用。

50000守校规校纪,促优良学风,严格的校规,校纪对学生的重要性

去年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实更像是一把关于高校规章制度的“尺子”。如果单独解读“纪律”二字,“纪律”是指学生管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上位法的规定,遵循民主公开、程序正当、权责一致等法治思维和原则,对学生形成权威和威慑力。“尺子”指的是包括外部测量和内部测量的“尺子”。外在衡量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水平有多高、多深;内在衡量大学生坚定的行动意识,内心对美的追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我教育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用好这把“尺子”,确实意义非凡。

条例的本质是保护人、激励人、发展人,其生命力在于彻底执行。在大学领域,充分发挥校规校纪的“软法”的规范作用,尽可能地表现管理艺术之美和柔性管理的精神,积极发掘大学生的主动性和潜在活力,确实是弥足珍贵和必要的。现在学分不达标,可能会降到大专;毕业论文答辩不能再“走过场”,要全程管理;一些同学每天打游戏、睡觉、谈恋爱的所谓“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条例适用于3000多万大学生,所以很难面面俱到。因此,高校应因地制宜,强化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充分释放校规校纪的生命力、灵活性和自主性。比如,《规定》明确了高校在学生转专业、转学校方面的自主权,规范了转专业、转学校的具体方式和程序,确保了公平、公正、公开。这样,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感兴趣并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这确实是学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高校大规模招生、大规模培养的实施程度不同,对转专业政策的考虑也是多元化的,学生转专业的满意度必然是多维度的。但只要制度基本面趋向人文关怀,政策供给继续向学生需求倾斜,配套措施继续在学生美好愿望上发力,能说服学生认同的就是好的规定。

条例最终意在突出立德庶人的根本要求,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想追求,将其内化为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一种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高校的根本在于德育,育人的根本在于德育。人们常说美德是最难评价的,因为美德突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注重道德感和使命意识。它展示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涵盖了大学的一条道路,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第一个和关键点。无论是强调坚守学术道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立德庶人导向机制的落地举措。此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支持,更加注重保护学生权益,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完善转专业、转学校的条件和程序,都是学生导向的生动写照。当然,政府、社会力量和高校也应积极加大优质资源的供给、共享和协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整合教学、管理和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精准化培养的需求,注重“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文化”意义感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成就,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更高水平。(作者张立迁是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自我管理,立德树人,戒尺,校规校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转专业。50000 编者按: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并于当年9月起施行。《规定》着力增强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立德庶人的根本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2024-03-24 13:58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reko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ulub.com/4308.html

(0)
上一篇 2024-03-24
下一篇 2024-03-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捐助我们